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系列报道之二:开眼向洋 海纳百川
纽约林则徐塑像
林则徐购买的“甘米力治号”模型
■福州日报记者 赵金华 杨莹/文 俞松/摄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秋之交,因“虎门销烟”而被革职遣戍新疆的林则徐路过江苏镇江时,他的好友魏源闻讯赶来相见。
当晚,一个革职罪臣和一个赋闲官员同宿一室,竟夜长谈。仕途挫折,令他们感慨万端;国事茫茫,更让他们忧心忡忡。林则徐倾吐了“患无已时,且他国效尤”的远虑,把在广州禁烟时编写的《四洲志》的书稿交给魏源,嘱他编撰成书。
魏源欣然受托。送走林则徐后,他即投入编撰工作,一年之后,五十卷巨著《海国图志》初刻,五年后又增补刊刻为六十卷。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理志书;《海国图志》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形成的,全书详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提出了著名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林则徐,在近代中国率先以开放的眼光环顾世界,并以包容的胸襟吸收对待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思想、文化等;而站在巨人肩上的魏源,也以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让更多中国人认识了西方世界。
正因此,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将林则徐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中国“参考消息”的首创者
国人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在林则徐所处的晚清时代,“夷夏之防”的观念,更是在国人脑中根深蒂固。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以天朝大国自居,以为“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谁要是想了解“夷情”,仿效外国的长处,就会被指为“溃夷夏之防”。
正是在这样的“舆论环境”里,林则徐来到广州查禁鸦片,也开启了他“开眼看世界”的历程。
受命查禁鸦片,须首先弄清鸦片走私的来龙去脉。于是,一到广州,林则徐就物色通晓外文的人组成翻译班子,又派人到澳门等地“辗转购得”外国人刊印出版的新闻纸,搜集西人对中国时事的评论及动态报道,亲自主持编译成《澳门新闻纸》。
林则徐的翻译班子,组成人员有华侨、教会学校学生、在美国生活的年轻人,还有一位在印度受过教育的老人。这样的举措,在当时即便不算惊世骇俗,也需极大的勇气和魄力。须知,20多年后,恭亲王奕设同文馆翻译外文,还引发轩然大波,大学士倭仁甚至怒斥其为“离经叛道”!
《澳门新闻纸》内容相当丰富,既有英国在印度的鸦片生产、税收、贩运和所得暴利的记述,也有对中国政府禁止鸦片的反应,以及英、法、俄、美等国的情况动态。林则徐自称,从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对于英国侵略的“制驭准备之方,多由此出”。他让幕僚抄录多份,分送广东督抚邓廷桢、怡良等参阅,有的内容还附奏进呈道光皇帝。后世有学者因此说:“林则徐是中国《参考消息》的首创者。”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省市举办系列活动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2015-08-28 07:03:09)
- 林则徐精神永不过时——访《中国,怀念林则徐》词作者(2015-08-27 09:19:11)
- 《林则徐民间传说故事新编》首发(2015-08-26 09:08:40)
- 中纪委网站头条推介民族英雄林则徐家规家训(2015-08-26 07:07:59)
- 愿做美声唱法的拓荒者——访《英雄林则徐》词曲作者(2015-08-24 10:48:00)
- 真挚话语道出深深问候——访《林则徐爷爷您好》词曲作者(2015-08-24 10:45:34)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