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网络语言“来势汹汹”走红背后 仍在寻求“权威认证”

2016-06-20 14:43: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络语言“来势汹汹”走红背后 仍在寻求“权威认证”

  每逢高考,网络语言能否进入考卷都会成为外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对此,各方观点不一。

  争议背后,是网络语言“来势汹汹”的现实。进入互联网时代20多年来,网络语言在中国的生长与迭代速度日益加快,影响的群体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很多网络热词已在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得到“扶正”。另一方面,尽管正从小众进入大众、从边缘走向主流,但网络语言及其背后的网络文化依旧在寻求“权威认证”。

  从“恐龙”到“给力”

  行走的网络热词

  网购要喊“亲”、好友点个“赞”。如今,网络语言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从以“给力”为代表的网络热词登上权威媒体,到网络语言出现在春晚舞台,再到宅男、宅女等昔日的网言网语进入《现代汉语词典》,网络语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到优的过程。

  “在聊天室年代,很多人都希望遇到自己的‘轻舞飞扬’或是‘痞子蔡’。可现在看来,‘MM’‘恐龙’这些当年的流行词,如今真的成了史前生物了。”回忆起自己的网络生活经历,“80后”小伙刘玮说。

  “轻舞飞扬”和“痞子蔡”是台湾作家蔡智恒1998年创作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的角色。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因网络论坛相识相爱的故事,成为当时不少年轻人向往的“网恋”样本。

  历数20多年来网络语言的变迁,网络聊天室的兴起可谓是网络语言流行的发端。“MM”“886”“恐龙”“大虾”等众多新词正是在网聊中产生。而在2005年前后,词类生成模仿成为网络新词的主要形成方式。“范跑跑”“躲猫猫”等三字词,“男默女泪”“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四字缩略词逐渐流行,风靡至今。

  2009年7月,一个标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网帖引发网友的“狂欢”和创作高潮。此后,网络语言的模仿发展呈现多种样式,一些经典的诗词、文章等被凝练为网络语言。与此同时,社会热点事件同样催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语句从网络空间进入寻常生活。

  网络语言直观、简洁的表述方式,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交流速度的需要,同时也呈现出一种不受羁绊、崇尚自由的文化心理形态。网络语言不仅承载着社会变迁,也显示出各种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

  事实上,社会舆论对于网络语言的高雅与低俗以及能否登上大雅之堂一直颇有争议。2000年,文汇报一篇题为《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的文章引发热议,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文化的一种污染。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语言是新的文化创造,理应得到肯定与鼓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原住民”的成长,如今外界对于网络语言的态度之争已不比往昔。愈发“司空见惯”的网络语言,也逐渐赢得从主流文化到权威声音的认可。

  上月末,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主要看气质”等成为2015年度网络流行用语。这已是我国连续第11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杨尔弘表示,年度网络流行用语反映了网民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感悟。

  从某种程度而言,网络语言就像是社会文化的试纸,能够精准地检测出语言背后的社会“酸碱度”。如今,以网络语言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已逐渐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成为一种显性文化,进入并影响社会公共生活。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