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来势汹汹”走红背后 仍在寻求“权威认证”
从段子到权威
汇入主流的网络文化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互联网上、朋友圈里,“APCE蓝”迅速成为热词。
与很多网络语言不同的是,“APEC蓝”并没有只停留在网民的言语中,大众传媒也很快对此做出回应。《让“APEC蓝”永驻天空》等评论出现在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致辞中表示: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由此,“APEC 蓝”从网络热词进入大众视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表达了中国政府治理雾霾的决心和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隋岩撰文指出,群体传播多以“段子”的形式为网民情绪泄洪,大众媒体重拾这些变异后的新词汇,并注解新的意义,会带来更为理性和深刻的思考,一旦进入主流媒体就会使语言生命力更顽强。
虽然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渴望得到肯定与认可,但是真正为主流文化接收的其实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从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与文化会对主流文化进行补充,有利于加强社会各群体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更好地实现对网络文化的维护和整合作用。
在网络化的背景下,如何整合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推动力,是值得各方探索研究的话题。
不过,也有学者提醒,网络用语的过度使用,往往会导致“网络亚文化”失去明确指向。目前,拼贴、恶搞、鬼畜等手法的大量使用撕裂了原有文本的意义,为了博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大量低俗的语言与文化也借机“翻身”,试图获得某种“合法性”,其结果便是原本的意义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毫无缘由的狂欢。
清华大学教授唐文明在谈到网络热词时指出,和过去不同,现在的很多热词,并不具备根基性的经验,可能只是某个很快就时过境迁的现象的折射,或者干脆是因为传播本身的特征而热起来的,因此很难具有普遍性,来得快,去得当然也就快。(刘峣)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