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洋房从废墟变“网红” 保存后又成为里程碑
从“复原”到“复圆”
在复园里1号门口的红砖墙上,有一个大大的圆圈,里面写着一个“复”字,这是复园里1号的标志。陈浠说,这些年来她见过太多建筑,外墙上被粗暴地画了个圈,里面写着“拆”。而老建筑保护志愿者们要做的,就是与“拆”相对的复原和重建。
复园里1号门口的logo。 雷册渊 摄
“你住在这里开心吗?”刚来复园里时,陈浠问当时还住在这里的居民。
“你做梦吧,怎么可能开心?!”一个人满腹怨气的回答让陈浠至今印象深刻。
她并不生气,而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就是如此——由于历史原因,福州许多老建筑是公房,1949年以后被分配给职工居住。他们对老建筑缺少原房主那样的温情。加之本来只住一家人的房子住进了好几户人家,房屋狭小逼仄、年久失修,生活条件早已跟不上现代城市发展的脚步,几十年的蜗居生活耗尽了他们的耐心。
“这些年的社会风气让许多人形成了一种思维——通过拆迁,才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陈浠说,正因如此,当地居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曾经一度剑拔弩张。
她说:“有的居民知道我们在呼吁保护老建筑,误以为是因为我们才导致了他们家无法拆迁,非常生气。殊不知,按照规划,他家的房子本来就不在拆迁范围内。”
那段时间,有居民看见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会愤愤地吼道:“拍什么拍!这里有什么好拍的!”有的人在复园里1号的外墙上留字:“这栋房子最破!”更有甚者,有人直接将砖头扔进了复园里1号的窗户……
“我们是谁?我们要给这里带来些什么?”面对误解和敌视,这是陈浠花了三个月时间思考清楚的问题。“其实需要复原的不仅仅是建筑,比建筑更该复原的是新与旧的关系、人与城市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让它们‘复圆’。”陈浠说。
此后,复园里1号成了她的“试验田”:定期举办“复园家宴”,以有偿形式邀请附近居民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准备一餐地道的福州家宴,做好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交流,相互了解;带领大家探访“复园里的一角”,把泥土装进盒子,寻找复园新村里的植物,思考“这些老树在这里土生土长几十年,它们是不是应有留下来的权利?”;策划了“重见仓山”“复园路国际艺术节”“复原力美术馆”等一系列活动,并通过互联网锲而不舍地发声和宣传……
复园里1号的墙上写着: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行动。 雷册渊 摄
后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了解这群年轻到底在干什么,也渐渐认同了他们的价值和努力。不过,人心从来都是幽深复杂的命题,也有居民直到去年年底,自家的房屋被划为危房要迁走的那天,才愿意向迎面遇到的年轻人微微点一下头。而这些,在老建筑保护志愿者们看来都是常态。
- 福州老洋房从废墟变“网红” 保存后又成为里程碑(2020-06-02 11:33:09)
- 福州仓前山一带民俗,你都知道哪几个?(2020-03-13 16:08:35)
- 建筑物“网络身份证”试用 扫码就知老建筑往事(2017-01-06 10:16:54)
- 守住旧时光 仓山区为339处不可移动文物挂保护牌(2017-01-03 09:19:48)
- 烟台山十处老洋房“内外兼修” 瓦片要专门定制(2016-12-22 09:12:46)
- “凝固”旧时光 大学生用电影感手法拍摄老洋房(2013-11-23 07:33:26)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