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上黎村:村民致富“有诀窍”
上黎村村民廖先花解码“致富经”
在建宁县里心镇上黎村,越来越多的村户在这个曾经的红色革命乡村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书写了各自的致富梦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里心镇上黎村党支部立足区位优势,依托传统产业,把发展方向聚焦在现代农业、电商产业、乡村名宿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让更多村民拿到了致富的“金钥匙”。
从打工妹到农村致富带头人
当过打工妹,开过小饭馆,扑摸滚打多年的42岁上黎村村民廖先花觉得“必须学到一技之长,一门养家之道。”
2012年,返乡的廖先花看中了茶树菇干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决定利用上黎村群山环抱、水质清冽的自然优势做活菌菇种植产业,带着乡亲一起致富。
做种植业光有蛮劲可不行。廖先花深谙,要发家致富就要会打“技术牌”。村里党支部看她爱学习肯钻研,就通过县、乡、村三级专业技术培训班对她的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并后期由专家跟踪。
嫁接了高新农业技术的廖先花的种植基地,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提高。“引进了先进的农科知识后,基地产量也从之前的4万袋发展到现在的15万袋,每年可产鲜菇6.7万斤,仅此一项一年就可增收16万元。”廖先花脸上挂满了笑容,“如果遇到四五月收成的高峰期,整个团队需要连续‘作战’,一个星期好几个晚上都没能睡上觉。大家都笑说:采菇就像采钱!”
从基地技术支援,到政策扶持助力,处处都可以看到村镇党支部帮扶廖先花的身影。作为村里的党员信誉示范户,廖先花每年可获得村妇联无息贷款5万元,信誉党员低息贷款10万元。“党和政府的资金、技术帮扶是我们村户最强大的后盾,让我们敢闯出一片天,生活奔上小康路。”廖先花说。
给技术、给资金、给平台是廖先花的菌菇基地自信前行的底气。接下来,她计划成立菌菇合作社,告别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寻求“抱团发展”。“只有实现种植菌菇规模化,才能提高基地种植效率,我们的品牌才能走出大山。”廖先花说。
同时,廖先花还认领了创业致富岗,通过积累的种植经验帮助周边的农户种植菌菇,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廖先花说:“一个人挣到钱不算梦想,带动全村致富,才是真正实现了梦想。”
资金、政策扶持 村民奔上“小康路”
当政策的春风吹过这个“红色”乡村,像廖先花一样春风得意的致富村民还有很多。
近年来,上黎村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对全村因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致贫的25户贫困户52人采取“扶贫资金量化折股”的形式,把以往“一次性”的扶贫方式变成“细水长流”,进行精准扶贫。据悉,2015年以来,累计帮助6户贫困户摆脱贫困。
在政策支援、技术扶持下,上黎村村民纷纷奔上小康路。2015年,上黎村年人均收入14357元,高于全县农民年人均收入11722元,全省农民年人均收入13793元。今年,预计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15500元,比去年增加943元。
上黎村也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示范村”、省级“巾帼示范基地”、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记者陈慧慧)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