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人文交流,中秘交往的一抹亮色
新华社记者贾安平 张国英
中秘同为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文明和秘鲁印加文明都显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创造力。被太平洋分割两岸的中国和秘鲁建交45年来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逐步了解和信任的过程。这之中,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更为中秘交往增添了一抹亮色。
不同语言的文学共鸣
“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包含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我们在无法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提供了一件救生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1年在北京对他的中国同行说。
出生于秘鲁的略萨在27岁时就以小说《城市与狗》跻身拉美顶尖作家行列。随着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浪潮,他走向世界并于上世纪70年代末登陆中国,与马尔克斯、富恩特斯和科塔萨尔等“文学爆炸”主将一道叩响了中国文坛的大门,尤其对中国先锋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略萨的作品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
与此遥相呼应的是,在略萨2010年获诺奖两年后,中国作家莫言也摘得这一文学桂冠。莫言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同样在秘鲁引起热烈关注。2012年12月,莫言的《变》《酒国》《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和《丰乳肥臀》等5部小说的西文版在秘鲁首都利马正式发行,并成为各大书店畅销书。
虽然语言不同,但透过文学作品,中秘读者达到了情感共鸣。正如略萨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我们生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人类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所有触动我们的感情,包括爱恨情仇等”。
汉语架起的交流之桥
2016年5月29日下午,首都利马的里卡多·帕尔玛大学文化中心内掌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不断。参加“汉语桥”大中学生中文比赛的选手纷纷穿上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盛装,逐一展示自己的风采。
近年来,“汉语热”在这个南美国家不断升温,孔子学院也成为中秘人文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2009年3月,秘鲁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招生。2010年11月12日,该国第四家孔子学院在里卡多·帕尔马大学成立。这所高校还与河北师范大学进行合作,设立了中西文翻译专业,成为南美唯一一家将中西文翻译列入大学正式专业课程的高等学府。
为了促进中秘两国间文化、艺术、经贸交流,里卡多·帕尔马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还先后联手在中国成立秘鲁研究中心、在秘鲁成立汉学研究中心,真正实现了人力资源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
如今在秘鲁,到中国参加“汉语桥”比赛已成为孔院和中文学校学生一个新的努力方向。2015年“汉语桥”比赛时,26岁的凯文只是台下的一名普通观众。为了走上“汉语桥”,凯文在孔子学院刻苦学习中文,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已获得汉语水平考试3级证书。今年凯文如愿参加比赛,虽然仅获得纪念奖,但他并不气馁,表示要继续努力。
异彩纷呈的艺术交流
2016年8月8日晚,利马大学多功能大厅座无虚席,中国古琴声声悠扬,带领现场观众走进中华古典音乐的世界。由“钧天云和”乐团呈现的中国古琴音乐会当晚在这里举行。所有原定曲目演奏完毕,观众依然不肯离去。中国艺术家随后返场,用古琴演奏了一段秘鲁名曲《山鹰之歌》的旋律,全场顿时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现场观众击掌应和,如醉如痴。
2016年为中国与秘鲁建交45周年,也是“中拉文化交流年”。这期间,中秘之间的艺术交流丰富多彩。中国大字书法展、“华夏瑰宝秘鲁行”“2016中国电影节”“感知中国 走进秘鲁——APEC‘人与自然’艺术展”等活动接连举办,用艺术的魅力增进民心相连。
中国驻秘鲁大使馆文化参赞朱晓燕介绍说,中秘人民对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充满热情,交流内容日益丰富。从传统地方戏、杂技表演到现代钢琴音乐会,从小型民间工艺、个人作品展到大型书画联展、中国文物展等,可谓包罗万象。朱晓燕认为,文化交流和人文合作不仅增进了两国友谊,还帮助两国企业克服投资中出现的语言、文化差异,带动了中秘经贸合作的发展。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