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如何从“家乡”走向“远方”
作者:鲁博林
诗歌,这一文学皇冠上最古老而璀璨的明珠,在当代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境况。一面是大众偏见的横行,譬如“诗歌就是分行”“写诗是无病呻吟”等论调甚嚣尘上;一面是诗歌内部的分裂,学术话语与商业话语分庭抗礼,业内与大众水火不容。有人自说自话,有人以为噱头,有人不屑一顾,诗歌之处境尴尬若此。
然而,不同于许多文艺种类在国际化浪潮下“走出去”的步履维艰,众说纷纭的中国诗歌,反而有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美誉。就在前不久,在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诗刊》等主办的“2016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上,海内外的100多位诗人、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会聚一堂。
抛开了商业的浮躁,摒弃了论战的火气,诗人们回归诗歌本身,就诗歌的地域性、民族性、世界性,展开一场丰富而诗意充沛的言说。
从民族性到世界性
“对任何一个诗人来说,从他出生的那一天开始,特别是他后天成长的经历,毫无疑问,在他的身上都会深深地打下他所属的族群和文化的烙印。”在诗歌周的开幕典礼上,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这样说道。
在身为彝族诗人的吉狄马加看来,民族性始终是他创作的源泉和灵感,是那块“有歌、有巫术、有魔幻、有梦与现实相交融的土地”培育了他的文学品性。在一首名为《黑色狂想曲》的诗中,他写道:“让我的每一句话,每一支歌/都是这土地灵魂里最真实的回音。”
如此鲜明的民族性表达并不是孤例。在诗歌的国际体系中,民族性(nationality)有时也被表述为地域性(locality)。出生于意大利的斯洛文尼亚诗人马尔科·卡沃斯,就把“根植在出生之地,有着特定的语言,以及由习惯和精神遗产塑造的皮肤”定义为地域性。他声称,唯有在地域性的维度中,他才“感到安全,甚至渴望”。
地域性往往赋予一个诗人以强烈的地方性标识。即便在中国的部分地区,譬如香港,就很强调诗歌的“在地抒情”的传统,即对于一个地方的记忆、想象、认同与歌咏。这对于地方性标识正寻求突破的内地诗歌而言,无疑是一个启发——与其让诗歌在宏大叙事中悬空,不如脚踏实地,为所在的土地歌咏。
“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文学自身生态的变化和调整,无中心时代已经来临。地方诗学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除根’过程,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安、孤独和无根的彷徨,正在于‘地方性知识’丧失过程中,我们无以归依的文化乡愁和精神故乡的日益远离。”诗人霍俊明说。
因此,在不少诗人看来,地域性的重振将是当下诗歌必然经历的阶段。
反观世界性。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世界性是一种剔除了民族性、地域性所余下的“普遍性”,但去除自我,盲目比附,常让这样的“普遍性”显得空洞无物。在诗人树才眼中,世界性不过是一种更大范围的“地域性”。“世界性指什么?我认为就是一个人的地球性,一个生命的人类性。”他认为,为自己而写,为民族而写,为世界而写,其实是一回事。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