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45年红树林重现罗源湾 5年内生长面积超千亩
于子赤指着滩涂上成片的红树林,心情激动。
福州新闻网5月12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黄洋 文/摄 通讯员 郑秀杰 洪映)“消失了45年之后,红树林又重新出现在罗源湾。”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于子赤站在村北边的堤坝上,望着海面上一株株正茁壮成长的红树林激动地说。经过三年两次试种失败,这批近200亩的红树林终于成长起来,标志着整个罗源湾浅海滩涂都可能重新种上红树林,再现树上禽鸟飞翔、树下鱼虾成群的景象,给周边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梦想
让红树林重回罗源湾
2012年,于子赤跟随罗源县海洋渔业局去漳州云霄、漳浦一带考察,茂密的红树林在海边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这让我想起童年时罗源湾海边的红树林,当时北山村后山刚完成2000多亩的大造林,我想沿海滩涂是不是也可以进行类似绿化。”于子赤说。
于子赤所想的红树林,在罗源湾已消失45年之久,此时北山村外1000多亩的沿海滩涂被一种来自日本的外来生物——互花米草占领。这种植物繁殖能力极强,大面积密集生长,造成滩涂泥沙淤积,行洪受阻;底部鱼虾贝类无法生存,鸟类因此绝迹。渔民的船只无法穿行,只得绕远路进港停泊。
于子赤海上造林的想法得到了罗源县海洋渔业局的支持。“我们那时正着手清除滩涂上疯长的互花米草,而红树林被誉为‘海洋之肺’,在防风护堤、涵养水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也为鱼虾、鸟类等浅海生物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地。用红树林取而代之,可以有效恢复这片滩涂的天然生物种群,还这片海域最初最美的生态环境。”罗源县海洋渔业局海洋科科长叶永健告诉记者。
行动
三年两次失败后终成功
2011年,在县海洋渔业局的技术指导,以及省、市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下,北山村开始“斩草造林”,以每亩1000元的高成本灭除互花米草,一鼓作气清理了400亩的滩涂,其中200亩留给村民扩大养殖规模,另外200亩用来试种红树林。
2012年6月,第一批红树林苗种下了,但成活率很低;下半年,另一品种红树林苗种下后,也大半枯萎。技术人员反复研究,终于找到原因:红树林虽长于海中,其茎叶却不可破皮接触海水,否则无法成活;而树下螃蟹渐多,难免划破或咬伤树苗,从而导致树苗枯死。为此,第二年,他们更换植株更小的树苗,以更密集的方式扦插,终于成功。
昨日,记者来到北山村,从堤岸向外数十米的海面,一株株约半米高的红树林树苗立在海水中,如同一支巨大的行军方阵。正值涨潮,海水一层层向上蔓延,不时有白鹭飞来,叼走海水中的螃蟹。堤岸上,村民们早已经摆好了捕蟹的箱笼,只等海水完全淹没。“红树林的种植分布很讲究,我们设计了供船只通行的港道、供村民养殖太平洋牡蛎、南美对虾等的养殖区,近海、远海树苗的疏密情况也不相同。”于子赤说。
展望
5年内红树林将超千亩
69岁的村民于子筷如今是红树林上的“清道夫”,每周他要和另外2名村民对海面的垃圾进行清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这看到红树林。”他说,以前红树林茂盛时,整个海面都是郁郁葱葱,随便就能从底下捞起一桶螃蟹和贝类。但是,70年代开始,不断进行的围垦工程,红树林越变越少,最终绝迹。
在堤坝之内,记者看到了北山村的污水处理厂,以及设在外面的两个过滤池。于子赤说,这是村里近年投资了200多万建成的,生活污水将汇聚于此,统一处理,改变了过去直排大海的陋习,这也将让红树林获得一片更纯净的生长区域。
作为罗源湾红树林种植示范点,今年市、县两级的海洋渔业局、林业局再一次提供了80万元经费,计划将北山村最后一片互花米草清除,再种植500亩红树林。预计未来5年内,从北山到连江县马鼻镇交界的海域,将生长1000多亩的红树林。“我们还计划在海边修一条1000多米长的栈道,用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这片被村民呵护的红树林,最终将造福于村民。”于子赤说。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他们点亮了生活的色彩(2015-03-09 18:46:34)
- 福州365:行进中国 用镜头讲述普通百姓的点滴故事(2015-02-17 07:44:15)
- 昨吃百家饭 今报百家恩(行进中国·精彩故事)(2015-02-09 15:11:41)
- 【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一名心内科专家的公益控烟路(2015-01-30 19:49:41)
-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跨越21年的恩与情 (2015-01-18 16:45:40)
- 依法治污倒逼水净天蓝(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盘点2014)(2015-01-02 09:33:24)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