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马上就办 造福福州

服务型政府持续推进 换来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节节提升

2015-03-13 07:12:57  来源:福州日报
  

  福州新闻网3月13日讯 中办《秘书工作》杂志2015年第2期刊发长篇通讯《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践行“马上就办”纪实》,全面回顾习近平总书记上世纪90年代在福州工作期间,倡导推动“马上就办”的生动实践,深刻揭示了“马上就办”蕴含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昨日,本报全文转载这篇通讯后,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文中展示的那段“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时光,那段“甩开膀子”、激情创业的岁月,引发许多老同志、老干部的共同回忆,也让许多中青年干部、群众在学习、思考中产生共鸣。大家纷纷表示,“马上就办”精神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仍对各项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要为“马上就办”精神点赞,更要好好传承这种精神,让“马上就办”成为自觉的行动,成为干事创业的新风尚,为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不我待“马上就办”

  1990年5月,习近平同志调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

  在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文贵的印象里,这位新书记很“急”,住处都还没解决,就忙着下乡调研去了。“习书记刚到福州当天下午就召开干部大会,第二天就下去调研,连走永泰、闽清、闽侯,马不停蹄。”

  上任第九天,1990年5月17日晚,习近平同志冒雨率五套班子来到初搬至福州五凤山营区的南京军区某师师部,进行现场办公,一口气研究解决了修建战备路、300多个随军家属落户、100多名随军子女入学和部分家属就业问题。现场办公时,习近平说:“部队的事情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从那时起,“马上就办”这个词随着这位雷厉风行的新书记的脚步,深深烙进了榕城大地。

  “马上就办”在当时的提出,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尽管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福州依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明显落后于周边其他沿海城市,在沿海区域处于“后排就座”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周边你追我赶,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摆在福州面前的,既有机遇丛生的喜,又有机遇稍纵即逝之忧。福州焉能不急!

【责任编辑:林少斌】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