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七旬翁独居深山45年 自搭茅草屋种垄田(组图)

2015-07-14 10:10:46  来源:海峡都市报  作者:陈青松
  

  山下人太鬼了 死也要在山上

七旬翁独居深山45年 自搭茅草屋种垄田(组图)

  一点田地,种些瓜果,勉强将日子应付过去

  时光变迁,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45年中身居山中,没有常人本该面对的生活。他没有结婚,没有生子,甚至慢慢被山下的村民们遗忘。

  他被蛇咬伤过,左眼也受伤瞎了,可依然坚持住在山上。他精打细算地过着几乎自给自足的生活,尽管年纪大了,体力下降,还有风湿疼痛。

  山下变化太大,以前的房子也没了,对他而言显得陌生。他筑起了自己的防线:山下的人太鬼了,还是山上好!

  村庄变迁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山下村民开荒热情的高涨,魏清福被迫频繁搬家。“最远搬到龙岩永定过。”魏清福说,山里的日子也并非那么难过,有个遮风挡雨的茅草屋,一天能吃上几口饱饭就行。

  他也曾想过结婚生子,但很快打消了念头,“我没有房子,没钱,怎么找人结婚?”

  他开始自学种鸭梨等果树、蔬菜,自给自足,偶尔有点剩余,还可以拿到山下卖些钱。

  过了农忙季节,他就背着捕鸟工具,带上大米和一口铁锅,满山抓鸟,一走就是一个星期。

  “早些时候,鸟好抓,你扑过去就能抓到。”说起自己的抓鸟本事,老人眼睛闪着光。抓鸟累了,他就地起锅,用山泉水煮米饭,撒上点盐巴,“不用菜,这样就很好了,日子能过就行”。

  再后来,走了半天山路,只能抓到几只小鸟。太小的他自己烤着吃掉,大点的就拿到山下交易,“不值钱,就一两块钱而已”。鸟不好抓时,他也会到山涧里抓石蛙卖。

  此时,山下的伙伴魏韫先已经远赴广东创业。到2000年后,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大多到漳州、厦门、龙岩等地谋生。

  慢慢地,魏清福被村里人遗忘,只有村里同一个小组的老人才记得。在80后的小伙子眼里,他是个神秘的人物。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