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七旬翁独居深山45年 自搭茅草屋种垄田(组图)

2015-07-14 10:10:46  来源:海峡都市报  作者:陈青松
  

  山中独居

  2014年8月,南靖梅林镇梅林村,65岁的魏韫先在广东创业近20年后,回到家乡。

  梅林镇位于漳州西北部,离漳州市区90多公里路程。古镇因辖区900多座土楼闻名于世,和贵楼、怀远楼、云水谣古镇等,让外地游人蜂拥而至。

  “山里空气好,回来养老,挺好的!”回来没多久,魏韫先受邀参加村里的老人协会,一次闲聊得知,老邻居、老大哥魏清福至今还住在山上,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没有房子,没有结婚生子。

  “这都什么年代了,我们村里的老人都开始享受养老保险,他还在山上当野人”,魏韫先决定找到魏清福,帮他解决户籍问题。

  10月的一个早晨,他骑着摩托车四下打听,找到离镇上10多公里的笔架山。沿着山路步行五六分钟,他看到一间茅草屋,被一垄一垄的梯田包围着。屋檐下,一个白发老人光着膀子,穿着破洞的裤子,在一个简易的土灶台前做早饭,“哎呀,是阿狗(魏清福的乳名),这么些年,他老了好多!眼睛好像还瞎了一个。”

  魏清福愣了一下,看着魏韫先,半天才认出人,憨憨地笑着。此刻,魏韫先才留意到,已过七旬的儿时玩伴只剩了两颗牙齿。他上一次见到阿狗,是1985年,阿狗父亲去世,他下山送终,跟自己一起抬棺,“他胆子很大,他父亲身体太长,棺木装不下去,他就把露出来的一截给敲进去了”。

  惶恐童年

  魏清福生于1944年。根据《南靖县志》,他出生后那几年,南靖接连碰到暴雨、洪灾,粮食减产,恰逢战乱,物价疯涨,农村人家家户户没好日子过。

  89岁的老邻居魏祥基记得,魏清福有个伯父在印尼,不时会寄来大米和食用油,让不少邻居眼红。尽管如此,他家的日子还是饱一顿饿一顿。他的父亲人高马大,却好吃懒做,还喜欢赌博。

  随着时间推移,魏清福家的生活慢慢走向低潮,他的父亲动辄殴打妻儿。“打起人来非常狠”,魏韫先记得,有一次魏清福贪玩,回来晚了,被父亲一路揪着耳朵狂揍,把耳朵都扯掉了,直流血。

  由于父亲好逸恶劳,母亲在魏清福5岁那年,带着最小的弟弟回娘家改嫁。后来,魏清福的二弟被父亲卖到数十公里外的南靖船场镇。

  提起父亲,魏清福摸了摸自己的左耳垂,明显耷拉下来一大截,“这是我爸爸拉裂了的,他极恶(闽南话,凶狠)!”

  母亲出走,父亲暴力,让儿时的魏清福谈家色变。“他可能害怕哪一天也被卖掉,经常在山里流浪”,魏韫先说,童年时的魏清福常常一整天不回家,在山里乱跑,回到家如果碰到他爸,就是一通暴打。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