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传统评话市场 老书场苦苦支撑
一把折扇,一根惊堂木,一副锣钹,一方小木桌,这是评话艺人的简单道具
台江区玉叶书场,众多躺在竹椅上的老福州人,即将在这里度过一个“惊心动魄”的午后。
当天为大伙讲书的评话艺人黄兰光,对着台下50来位听众,连击锣钹,一敲惊堂木,讲了《狄仁杰》。
沙场边关的刀光剑影,贤臣良相的运筹帷幄,才子佳人的卿卿情意,市井人物的嬉笑怒骂,在他抑扬顿挫的讲述中纷至沓来。
说书人与听书人的坚守
一根惊堂木,一副锣钹,一把折扇,一方小木桌,玉叶书场的福州评话艺人,每日为听众们营造着一个快意恩仇的世界。
退休后,68岁的杨善铭几乎每日都来这个书场,听上三个小时的评话。自1996年成立以来,书场经过三次搬迁,但搬到哪里,杨善铭就跟到哪里。
玉叶书场是现在福州唯一全年对外开放的评话书场。眼下,书场藏于洋中花园7号楼的地下室,每月场地租金加水电、卫生费等算起来,要3000多元开支;加上每月支付给评话艺人的说书费用8000元,这让书场存活得相当艰难。
“别说赚钱了,收支平衡都没有!”书场的管理者林建斌说,月票是100元/月,每月只有30人左右;听单场的,每人一次收费5元,人少时,一场30人左右,人多时有80人。这样算下来,每月收入还不到5000元。
听到林建斌叹气,当天来捧同行场的评话艺人林义端,拉起评话迷杨善铭,指着身后的两张红榜,告诉东南快报记者,正因为有红榜上的评话迷支持,玉叶书场才能撑到现在。“老杨是我们最大的支持者,他自己办月票来听书,知道书场亏损严重,他一捐就是几千上万元的,有他这样的评话迷做支持,书场才能生存啊。”林义端说。
实际上,民间评话艺人们休息、交流业务的小办公室里,桌椅等物件也都是杨善铭捐赠的。
杨善铭说,十来岁第一次听评话时,就爱上了这门说书艺术。18年前,他第一次去文化宫走进玉叶书场,退休后更是几乎每天都来书场听上一段。这几年书场生意惨淡,杨善铭便开始他的赞助。
像杨善铭这样支持书场的评话迷,还有十多人,他们都被书场管理者用红榜一个个记了下来。除了听书者,常年在该书场说书的34位民间评话艺人,也有一部分人会拿钱出来“反哺”书场。
即使如此,一年365天,除了除夕夜,玉叶书场每天都坚持对外开放。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弘扬践行“马上就办”精神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2015-03-24 09:04:28)
- 福州一女大学生关灯摸黑看手机 不料患上青光眼(2015-03-24 08:57:34)
- 曝郭涛儿子近照 戴鸭舌帽被赞“越来越帅”(图)(2015-03-24 08:53:22)
- 福州结核病患者青壮年占六成 防控任务依然严峻(2015-03-24 08:52:51)
- 福州多条内河现污水直排 截污面临治理难管理难(2015-03-24 08:47:17)
- 高晓松蔡康永王菲冯巩 明星显赫家世背景大揭秘(2015-03-24 08:45:09)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