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市域社会治理 “马尾实践”探索出新样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对此,马尾区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在持续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勇于探索,推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尾实践”模式,基本形成以“平安马尾”建设为载体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打造平安马尾建设。
发挥党建引领 把牢社会治理航向
“社区发了新手机,家里遇到难事急事,打个电话,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简直太方便了!”近日,家住在马限社区78岁的余老太喜笑颜开。原来,她刚从社区免费领回一个手机。得益于“近邻党建”,最近,马尾区罗星街道马限社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陆续免费领到一部一键通手机。除了通话,手机具备一键拨号、SOS求救功能,老人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快速连接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寻求帮助,手机GPS定位功能方便家人寻找失联老人。
“‘近邻党建’不仅扩大社区治理朋友圈,同时破解小区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一肩挑’。”马尾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马尾区将党建引领贯穿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用党建这根“红线”把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等多元主体贯穿起来,构建了以居民与居民之间近邻互助、居民与组织之间近邻守护、组织与组织之间近邻共建为核心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此外,马尾创新的“近邻”民主议事日制度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住在闽渔新村的王先生说起“近邻”民主议事日制度赞不绝口。近日,新港社区网格员巡查时发现闽渔新村2栋楼外墙脱落,收到巡查反馈的小区党支部立即联系社区党委、驻小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到“居民议事厅”商议维修方案,最终从社区为民办实事资金中拨付维修资金,脱落外墙得到修复。“小区外墙脱落,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解决。这还多亏了‘近邻’党建这一先进举措。” 王先生说。
不仅如此,马尾区还积极探索“党组织搭台、工作室赋能、区域化覆盖”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员党建工作室5个,并推动党建工作室增点扩面,目前已有小区党建工作室21个。
共建共治共享 让所有居民成为“管理员”
在易安居小区,只要居民通过楼下的智能门禁设备扫描人脸,门就可以自动识别打开。而马限社区帝豪花园小区则独辟蹊径,运用“6565”民情工作法,构建6条民情渠道、5项精细分类、6种反馈方式、5个监督主体的工作闭环,以网格为单位划分辖区内的21个小区,设置“一网格一民情员”,提供即时性服务,确保每一件群众反映的诉求都有专人负责。
近年来,马尾区把平安小区建设作为新的重要抓手,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以政府投入改造小区和新建有物业小区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区为重点,根据小区软硬件设施、物业等差别,将小区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类小区,通过加强小区安防设施、完善小区治理机制等措施在全区全面推行“平安小区”创建,在全区全面推行“平安小区”创建,今年将实现51个小区达到“平安小区”标准,让平安延伸到房前屋后,进入千家万户。
当然,这些都只是平安马尾创建的小小缩影。这正是得益于马尾区在擘画市域治理新蓝图中,以“平安马尾”为载体,坚持一手抓问题整治,一手抓弱项补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活动落地见效。此外,马尾区还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形成“135”机制、“6565民意导向”、三社联动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
平安创建不仅仅需要政法、综治责任单位的努力和坚持,更需要每一名群众的参与和担当。“我是马尾人,我的家乡我来守护。”今年41岁的倪艳是马尾镇平安共建企业群防群治巡逻队的队长。马尾镇平安共建企业群防群治巡逻队成立于去年5月,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面向马尾镇市民和全镇20多家企业,宣传着马尾群防群治和共建平安马尾的理念。“深化马尾市域社会治理是我们每个马尾人的责任。”
- 马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宜居与颜值并重(2020-11-19 09:39:47)
- 马尾区白眉国际垂钓基地正式开门迎客(2020-11-18 10:02:50)
- 马尾这条海运航线开通,让台胞共享“双11”购物狂欢(2020-11-17 09:18:58)
- 170年前,琅岐海屿村首富建了一座形似田螺的精巧民居(2020-11-16 14:42:56)
- 城乡融合发展 琅岐“横”着走(2020-11-16 09:13:40)
- 8.7公里全新绿道亮相东江滨公园(2020-11-16 08:54:20)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