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建构自己理论的必要性
中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近代一度陷入低谷。前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在回顾过去几十年亚非国家发展的差异时指出,“亚洲(日本除外)曾处在与我们类似的不发达和令人绝望的境地”“饥荒的名字叫中国,苦难的名字是印度”。但今天,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已成长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理论自信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贡献都不应被低估。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建构强国理论提供了范例。
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中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其基础既包括自身的悠久传统,也包括近现代西方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包括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一方面,中国对自身传统、实践和思想有充分自信,特别是对自身国情有深刻理解,认为中国理论应植根于自身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当前满足13亿人根本需求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中国重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但并不迷信源于欧洲或美洲的地方性经验,而是将其合理、充分、有机地融入中国理论与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而是坚持兼容并包精神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态度。这是中国成功建构强国理论的一个关键。
对比其他几大文明古国发现,自身传统和国际经验的结合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成功程度。例如,印度自称为“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其国家治理总体上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印度文化中的与时俱进精神明显不如中国,而且其种姓制度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影响,因此印度要消除如选举暴力、种姓歧视等现象可能还需要相当长时间。又如,西亚北非地区既有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与时俱进的步伐更为缓慢。近年来,一些国家套用西方模式的政权变更、民主选举并不能强化当地人民的理论自信,相反可能产生理论迷惘。
再看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迄今仍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缺乏的也是对自身传统的正确认识和与时俱进精神。曾遭受殖民统治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历,也是它们今天仍不够发达的重要原因。从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自身传统的认识上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其反殖民主义斗争尚未真正结束。今天非常突出的一个现象是,诸多曾遭受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精英与大众的分裂。这种分裂不只是政治或经济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上的。在政治和经济上,发达国家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社会提供援助,造成二者对立甚至分裂。在文化上,由于殖民统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被西方化:对其人文传统经典的解读往往来自西方学者,其文化经典也因殖民掠夺而主要在西方博物馆中展出。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对传统的理解出现了分化:对能够接受西方教育的精英而言,他们对当地的草根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对无法接受此类教育的普通百姓而言,传统就在其日常生活中,西方文化从来不被认为是正统文化。这种分裂的认知不仅直接导致精英与大众的分裂,更导致其国家无法形成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谢娜何炅汪涵家底大揭秘:豪宅过千万收藏奢侈品(2015-10-15 10:49:4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西合流与变革融合(2015-10-15 10:49:35)
- 文艺要走“群众路线”(2015-10-15 10:49:01)
- 网曝多名不孕女子被大V医生性侵 丈夫就在门外等(2015-10-15 10:48:42)
- 郑爽陈妍希董洁王思聪 818娱圈自己作孽掉粉明星(2015-10-15 10:48:33)
-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科学设计(2015-10-15 10:48:00)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