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本报北京3月6日电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的两会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李克强总理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两天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外国专家学者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集中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不仅展现了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前景。
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做出全面评估和展望,还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保障。”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国际新闻部主管监制李键雄对本报记者表示,“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国前进的核心战略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反映了这样的战略思路,从环境整治到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机会到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从“中国制造2025”到铁路扩建,以及推进反腐工作的承诺等,都显示出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德国柏林专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亨格尔表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这种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也是专利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目前专利律师事务所和专利申请的繁荣,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企业的活力。“中国政府正带领人民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随着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将继续与世界一道共赢发展。”
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系教授哈桑表示,今年两会他关注的话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决心,反腐卓有成效,受到民众广泛好评。
莱索托贸易、工业、合作社与市场部大臣斯库卢米·保罗·措阿奥勒表示,正是有一套符合中国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并与时俱进的先进政治体制,才保障了中国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
日本信金中央金库海外业务支援部高级审议官露口洋介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将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的措施,如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市场机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不断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既可以保持中高速经济发展,又能实现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日本社民党党首、参议员吉田忠智表示,当前,中国正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阶段。今年的两会具有重要意义,向13亿中国人民展现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方法,必将成为中国人民为完成这一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契机,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向国内外展现坚定决心的重要会议。
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制造2025”理念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决心加快制造业向高科技和中高端进军的步伐。这必将促进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上升。
泰国开泰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黄斌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中国企业走出去、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中国的铁路、电力、通信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竞争力,中国企业在海外尤其是东盟地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已经取得可观成绩。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未来10年中国可望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型,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助于加快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德国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王琦表示,自己和身边的海外学人以极大热情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深受鼓舞之余,强烈感受到了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国家大力推动的全民创新、万众创新、草根创新的战略举措同样为海外留学人员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海外学人应当善于发现国内相关社会领域和经济产业的创新需求点,充分发挥自身在知识技能、国际视野、海外资源上的优势,为中国创新找准方向、取得实效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为未来发展制定清晰的规划图
洛马诺夫认为,经济新常态成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词语,这代表着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克服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等改革问题上来,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表示,中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今年的两会将对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运行提供指导。与反腐同样收效良好的是中国的经济改革措施,中国正在从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到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
法国《世界报》、《费加罗报》、《回声报》网站、巴西主流媒体《环球报》等都第一时间发表文章报道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世界报》认为中国政府为未来发展制定了非常清晰的规划图,“双引擎”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动力。《回声报》网站专门强调了新常态对中国目前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意义。《费加罗报》认为,中国深化改革将对提振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报道说,“中国正在从经济快速增长转变为追求持续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新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是应该重视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保问题。德国《世界报》表示,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更多的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赋予了市场和社会更多的权力,更加重视市场资源配置,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埃及《解放报》新闻网站评论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稳定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国家付出了巨大努力。7%左右的增长目标证明中国有信心迎接挑战。
(本报记者 俞懿春、冯雪珺、韩晓明、倪涛、刘军国、谢亚宏、杨讴、郑红、李博雅、邢雪、王海林)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经济新常态的“柳暗花明”(2015-03-20 11:30:19)
- 评论:推进两岸经济贸易合作能只是“蠢蠢欲动”(2015-03-19 16:30:55)
- 新华社评论员四论贯彻两会精神推进“四个全面”(2015-03-19 16:04:14)
- 台湾网友评论:全国两会带给两岸更多“获得感”(2015-03-15 14:18:09)
- 蔡英文发声为徐佳青事件止血:全体党公职勿评论(2015-03-12 08:13:08)
- 两会评论:把两会的良好会风带回去(2015-03-11 20:02:56)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