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破译“基因密码”
吴小平:花费4年筛选灵芝好苗子
吴小平教小朋友用显微镜观察灵芝孢子。
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文 石美祥/摄
5月22至28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位长期从事食用菌研究的科技人才——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福建省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灵芝秀珍菇岗位专家、省市科技特派员吴小平。
十多年来,吴小平和团队孜孜不倦破译灵芝的“基因密码”,选育出了高产优质灵芝新品种。他和团队的“灵芝新品种选育及其配套生产技术”项目,曾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千挑万选
灵芝家族“添丁”
2008年,吴小平团队联合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灵芝杂交育种研究。团队从福建农林大学的灵芝种质资源库中,挑选了十几个亲本进行杂交,再从中筛选好苗子进行培养。
光是筛选,他们就花了近4年时间。“这是一个千培万育、千挑万选的过程,需要不断试验、淘汰、筛选。”吴小平说,他们共获得两三百个杂交子,它们先要在实验室和基地进行临床试验,通过初筛、复筛选出较好的菌株,再拿去给农民示范栽培,最终选出最优秀、适宜推广的品种。
2011年,他们选育出的“芝102”和“芝120”获得福建省新品种认定,这两个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多糖含量及三萜含量高的优点,目前已在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大面积种植。
灵芝杂交育种
多项技术获专利
多年来,吴小平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联合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灵芝杂交育种技术攻关,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一种担孢子萌发的方法、利用薏苡仁壳和薏苡仁秸秆制作的灵芝培养基及诱导物提高灵芝多糖、三萜的方法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吴小平介绍,灵芝担孢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灵芝有性孢子,如果条件适合,每个小小的孢子都可以萌发为菌丝。但是,灵芝担孢子细胞壁厚,在人工条件下难以萌发。一种担孢子萌发的方法找到了灵芝担孢子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萌发的条件,解决了灵芝杂交育种的难题。
用灵芝渣及薏苡仁壳、薏苡仁秸秆栽培出来的灵芝活性物质高,不仅减少了木材的使用,还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灵芝的覆土栽培方式能够提升灵芝的产量和品质,但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水平会逐渐降低。目前,吴小平和团队正在研究克服灵芝连作障碍的方法,筛选灵芝高产栽培配方,以提升福建灵芝的品质。
- 吴泽平:在钢铁上“绣花”的金牌工人(2021-05-14 11:43:36)
- 陈燕金:“衔泥燕”点“梅”成金(2021-05-09 09:13:31)
- 吴思冬:推陈出新“大画”福州 展示福州漆艺魅力(2021-05-06 09:35:56)
- 杨金:民间护鸟“领头雁”(2021-04-22 11:00:58)
- 威廉:一曲玩转十种乐器(2021-04-11 08:11:09)
- 项启书:讲了15年红色故事 为16个老区村写革命史(2021-04-10 08:22:03)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