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多地探索“长期处方”政策:一次最长开12周药

2021-11-05 09:19:43  来源:人民日报
  

多地探索“长期处方”政策:一次最长开12周药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社区一名慢性病患者家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蔡海红医生正在为患者开展上门随访服务。张守华 摄

多地探索“长期处方”政策:一次最长开12周药

  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社康中心药师门诊,一名慢性病患者正在向药师咨询有关用药事宜。记者 程远州 摄

  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实施长期处方政策,患者在家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开到慢性病长期处方,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最长不超过12周。

  近年来,随着慢性病人数迅速增加,长期用药处方的需求日益增长。几年前,根据有关政策安排,浙江、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开始探索慢性病患者长期处方政策,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

  长期处方政策实施后,基层配药难、配不到药等问题得到缓解,患者规律服药,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这一张处方,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10月28日下午,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到这里取药的黄艳华感叹。在罗湖试点长期处方之前,她每周都要专门请假,陪同患有中风后遗症的父亲到医院就诊开药。

  长期处方也解决了罗湖区退休老人齐冰“攒药”的烦恼。过去,她每年去定居国外的女儿家。之前,要提前几个月混服替代性药物,把冠心病处方药一点点攒下来。

  2016年9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下发通知,在罗湖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试点工作,黄艳华和齐冰一次能开到3个月的药量。

  作为慢性病长期处方全国最早试点之一,5年来,罗湖区社康中心开具的长期处方量,从2017年的213人次急剧增长到2020年的1.25万人次,今年前10个月已达到1.76万人次。

  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住处离镇卫生院较远的“三高”患者罗桂梅,再也不用每个月都去卫生院了。家庭医生团队定期对她的健康状况和病情控制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后,开出长期处方。因为病情一直较稳定,罗桂梅跑一次卫生院可以开到3个月的药量。

  在蓬街镇10多万常住人口中,慢性病患者就有近2万人。蓬街镇卫生院院长朱贤呈说,长期处方政策实施前,这部分人群在医院最大开药量是1个月。长期处方政策实施之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

  路桥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为民认为,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行长期处方有效减少了患者跑医院的次数,方便了群众看病,极大缓解了医院的疫情防控压力。

  2018年4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方案》,慢性病连续处方制度成为医卫领域“最多跑一次”十大改革措施之一。全省11个地市相继出台具体措施。浙江省明确了长期处方病种范围,确定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12种省级慢性病病种。各地可自行增补慢性病特殊(规定)病种,由签约家庭医生开具长期处方,统一县域内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供应药品目录。

  如今,浙江省推行慢性病长期处方制度已有3年多时间,基层配药难、配不到药等问题得到缓解,受到了慢性病患者的普遍欢迎。

  “长期处方主要针对指定慢性病,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经医生判断可在一定时间内长期服用药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虹分析道,“因为慢性病治疗原则之一是长期规律用药,长期处方可减少患者因没有及时就医购药导致病情加重的情况。”

  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认为,长期处方政策解决了慢性病患者的频繁取药之苦,同时还能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不断完善。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说,各地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推开了长期处方服务。长期处方的药品一般是国家最新版基本药物目录,一些省份对大医院和基层慢性病用药进行了统一,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基层门诊报销比例都超过了50%。这些措施确保了药品供应,管控了用药风险,老百姓可以在基层便捷复诊购药,减少了看病费用。同时,老百姓得到全方位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增加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陈颖】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