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湾畔的群山之中,藏着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陌上花开 春满西洋
福州新闻网4月6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卓良辉 雷岩平 郑瑞洋 见习记者 王月玲 通讯员 肖丹)罗源湾畔的碧里乡境内,群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大花园”——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这里阡陌纵横,丘陵起伏,家家种花卉,户户植苗木,花团锦簇,草木繁盛,景色宜人,被誉为“花园村”。
政府帮助西洋村许多花农建起了现代农业温室大棚。
20多年来,该村不断发展,拥有了省内外有名的花木基地;村民从种菇为生变成种花致富,实现了户均年收入逾20万元。4月1日,记者慕名而来,踏访西洋村里的“花田喜事”。
这里“花田喜事”多
春雨初歇,西洋村的午后显得格外清新:近处,新房林立,小桥流水,几位老农坐在文化中心的长椅上,看电视、谈“花事”;远处,青山如黛,花木扶疏,花农提着剪刀,穿行在花田里——恰似一个世外桃源。
据了解,西洋村是碧里乡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共有1027户3483人,也是革命老区村。花卉苗木是西洋村的传统产业,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的村民达到500多户2000多人,现有花卉苗木基地约4000亩。
“以前,我们这里没有那么多花,也不像现在这么美。”走访时,村里的老人给记者讲起了西洋村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西洋村是罗源知名的香菇种植大村。“那时,我在村里任教,每天晨跑都能看到道路两旁摆满了刚采摘回来的香菇。”在碧里乡党委书记游永文的记忆里,曾经的西洋村是“菇村”,而非“花村”。
然而,随着技术日渐落后、品种单一老化,缺少市场竞争力,菇价连年下跌。落后的毁林种菇生产方式,也破坏了当地生态。看着卖不出去的菇、光秃秃的林,菇农信心受损,菇业也就这样淡出了西洋村。之后,年轻人出村寻找新出路,村里留下老人,不少田地便闲置、荒芜了。
西洋村党支部书记林贤维告诉记者,到了2017年,碧里乡推动花卉产业回归工程,在外的花农纷纷回乡创业,承包土地种植花木。
“荒田变成了花卉基地,荒山成了苗木基地,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装扮了西洋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林贤维告诉记者,近年来,西洋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山村旧貌换新颜。
- 疫情之下 罗源鲍鱼酝酿突围(2020-04-02 09:41:57)
- 罗源县妇联:对接网上助农平台 助销“妇”字号农产品(2020-04-01 14:58:04)
- 罗源凤山镇:党建引领助扶贫 脱贫攻坚正冲锋(2020-04-01 14:58:02)
- 罗源拆除31栋存安全隐患房屋 面积达6790平方米(2020-03-28 11:14:56)
- 罗源:智慧农业早迎春(2020-03-26 17:53:22)
- 罗源鉴江:脱贫路上有只“领路猫”(2020-03-26 17:53:19)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