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文化场馆人气旺起来
福州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促进文化资源双向流动——
文化场馆人气旺起来(民生视线)
2018年10月开馆的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涵盖歌剧院、音乐厅、多功能戏剧厅、影视中心、艺术博物馆等5个场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图为市民在其中欣赏演出。黄立新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
核心阅读
●依托“总馆”储备,设立遍布市区的“图书ATM机”,整合、调动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力量,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双向流动。
●将闲置的文化馆排练厅免费交给商业培训机构使用,后者则无偿提供舞蹈培训,双方实现互利共赢。
●提供“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互动式、点单式服务,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018年初,一份来自福建省福州市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率不高亟待引起重视》引发当地舆论关注。“市民文化设施知晓度不高,文化活动参与甚少,不少场馆门可罗雀。”信息撰写人、福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林敦直言不讳。
问题摆上台面,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给出了态度:迅速整改。
一要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二要对接需求,改进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率;三要用好载体,集聚人气,提高活动的参与率;四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市民的知晓率——这四项承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易。搞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如何扩大资金来源?文化设施延伸到大街小巷,管理、维护如何跟进?文化产品相较其他公共产品,更多元、更复杂,更难以定义品质、量化标准,如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把文化春风送到居民心坎上?
一年多过去了,福州给出了答卷。
其实,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也不尽相同。做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没有标准答案。但福州的“解题思路”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