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40年·40企丨曹雪忠:德馨致远,通达四方

2018-12-08 15:04:48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张志滨 邱陵
  

  编者按: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批企业家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为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样本,展示这些时代探路者的担当与作为,12月1日起,福州新闻网联合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恒申集团推出40位国企、民企等创业者的专访,以点带面,解读福州和中国40年来的锐意进取之路和发展,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福州新闻网记者 张志滨 邱陵

  40年前,他从南通独自来到福州闯荡,后来成为第一批停薪留职下海弄潮者;创业几十载,两场台风带来的“灭顶之灾”没有压垮他,却催生了懂得感恩、学会满足的企业文化;从贸易起家的他,没有受到“赚快钱”的诱惑,一门心思发展实业,从一个个不起眼的瓶瓶罐罐里拓展出大商机,逐渐成长为国内制罐行业的翘楚。他,就是福建德通金属容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雪忠。

  今年9月初,曹雪忠忙着带来自巴基斯坦的一批客商参观生产线,并随手拿起一个两片罐空瓶讲解起来。通过翻译,客商频频点头,从他们露出的笑容来看,曹雪忠知道,距离和这批客商正式签约合作不远了。回首来时路,曹雪忠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就不可能有他的成功。

40年·40企丨曹雪忠:德馨致远,通达四方

  曹雪忠获得福州市优秀企业家称号

  顺应形势,放弃“铁饭碗”下海

  曹雪忠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江苏南通,15岁初中毕业那年,即1979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他南下福州,“顶替”父亲,成为当时国营企业福州印刷厂的一名学徒工,每月工资18元。

  “福州印刷厂就在现在的福新路上,当年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是福州市效益最好的国营单位之一。”曹雪忠说,离开家乡时,父亲郑重地交给他21元钱,嘱咐他好好干,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含泪送别。

  曹雪忠至今记得第一次来福州的场景,这是他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他穿着拖鞋,乘坐绿皮火车,在两节车厢的中间,伴着舒缓轻柔的音乐,乘务员悦耳动听的声音传入耳朵:“我们即将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外地……”,一种复杂的情绪排山倒海般压来,让他立志成就一番事业。

  “十五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省吃俭用买的衣服,上半年还穿着,下半年就短了一截。”为了填饱肚子好干活,曹雪忠甚至帮别人加班,换来粮票,一餐最多能吞进十个白面馒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迎来下海经商浪潮。是继续呆在厂里端铁饭碗,还是“下海”找饭吃? 在艰苦的工作环境锻炼了三年后,曹雪忠决定顺应形势,毅然放弃了印刷厂的工作,跟着朋友跑起外贸生意。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是福州轻工系统内第一个办理停薪留职而下海的人。

  1991年,他创办了一家“福州联侨制罐厂”。创业之初,资金、客户、市场几乎都是空白,需要一点点地去寻找。每天早起晚归,奔波在外,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有时候还通宵达旦地加班。

  就这样,曹雪忠像陀螺一样旋转了5年。1996年,他成立了德通集团的前身——福州德通金属容器有限公司。

40年·40企丨曹雪忠:德馨致远,通达四方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赖锋】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