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第八次北极科考实现三突破 开创多个“第一次”

2017-11-10 10:49:36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穿越中央航道、试航西北航道、开展环北冰洋考察第八次北极科考实现三个突破

第八次北极科考实现三突破 开创多个“第一次”

  科考队进入北极圈后,科考队员在“雪龙”号上围成圆圈合影。 新华社发

  日前,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实现多项历史性突破。自1999年首次开展北极科考以来,我国北极考察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为什么要加快探索北极?北极航道现状如何?北极科考还有哪些方面亟待加强?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极地专家。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想知道北极变暖带来的影响

  从地缘上看,比起南极,中国离北极更近。

  “北极地区被确认为全球变暖最强烈的地区,北极快速变化产生的影响,势必传导到中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想量化地知道这种影响的程度。”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说。

  “南北极就像冰箱的制冷机,是全球气候的冷源。如果北极海冰持续融化,会大大削弱原本冰面反射光线热量的能力,海水不断吸收热量,破坏了原有热量平衡,可能会引起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气候异常。”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副领队何剑锋说。

  “目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观测相对匮乏,两极变化的机理研究不够充分,气候变化预估趋势的能力与其他区域相比也很滞后。”秦为稼说,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的业务化观测,努力获取更多第一手连续的北极气候环境资料。

  北冰洋也是研究极端环境下生态系统的最佳实验室。“比如,海豹是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但海豹依赖海冰生存。海冰融化将冲击整个生物群落,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生态问题。”何剑锋说。

  我国是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北极航道是连接东北亚、欧洲和北美三大经济圈距离最短的海上通道。“科研人员能够为该地区的经贸活动提供相应科学支撑,比如海冰预报、路线规划和环境保护等。”何剑锋说,这就需要进一步增加对北极的认知。

  都是奔赴世界寒极,北极科考和南极科考却不尽相同。对此,参加过9次北极考察和2次南极考察的何剑锋深有感触,“在南极考察不涉及主权问题,科考相对自由。但北极多处区域主权已定,科考区域受限制约了科考内容。”

  此外,位于北冰洋中央区的公海恰好是海冰最密集的地带,对现有科考船的破冰能力形成了挑战。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具有较强的双向破冰能力,有望于2019年交付使用。

  尽管困难不少,我国仍然从1999年就启动了北极的科学考察,获得了宝贵而详实的数据资料,为中国人充分了解、和平利用北极作出了贡献。从第八次科考开始,北极考察将正式进入1年1次的常态化运行。目前,中国在北极拥有一座黄河科学考察站,随着科研需求增加,不排除将来建造其他综合考察站的可能。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