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农增收 共享发展成果
福建烟草商业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纪实
龙岩市长汀县濯田镇的千工陂水渠在确保农民生产增收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核心提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收入。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将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问题视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秉持“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的福建烟草商业系统深入贯彻中央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反哺农业的精神,充分发挥行业体制机制优势,扶持、服务闽西北山区“三农”发展,深入探索农民增收途径,稳步推进农民增收工作。
夯实基础 产业扶贫助增收
六月,长汀县濯田镇放眼望去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经过土地整理后的田块方正平整,在千工陂持续灌溉下,当地特产的槟榔芋和新插的秧苗长势都十分喜人,丰收在望,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濯田镇东山村支部书记钟家顺亲眼见证了十几年来烟基建设带来的变化:“原来田块小,路不通,种地全部靠人工。现在有了机耕路,土地整理后田块也变宽了,全部机械化作业,劳动强度降低了不说,成本也比人工作业降了许多!”
像东山村这样受益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减工降本促进农民增收的例子在福建比比皆是:
长汀县濯田镇横田村贫困户吴金水,2003年第一次种烟,没有经验技术,种烟面积小,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之后,他开始外出务工,但收入微薄且极不稳定,一度是村里的贫困户。
“2016年,龙岩烟草挂钩帮扶横田村后,烟草站加强对我技术帮扶,联系信贷部门协调贷款,我开始规模化种植烤烟,与村书记合股种烟51.5亩,收入分红8万多元。靠着种烟,我们家成功脱贫,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说,“有技术才有收入,我现在已经积累了种烟的经验技术。这两年我盖起两层半的新房,还买了摩托车、起垄机和培土机。今年我种了30亩,还买了设备,成本降低了,收入能超13万元。”
2005年,福建烟草根据国家烟草局烟基建设要求,结合福建雨水较多、山多地少的气候及地势特点,以“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为标准,把农田水利设施、田间机耕路和密集式烤房作为建设重点,截至2016年,全省行业共投入建设资金60.88亿元,完成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3万个,建成水渠和机耕路两个“一万公里”,土地整理4万亩,建成密集式烤房7.1万座,受益基本烟田300万亩,极大提高了福建烟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烟基建设中的烟水配套工程重点是改善农田设施,把水源引到田间地头,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而如果源头没水,配套做得再好也没水到田间。福建虽然雨量充沛,但季节性缺水严重。很多土地属于“望天田”,旱季需要上山找水、四处打井、引水买水,甚至有些地方会为了争夺水源产生冲突。
从2012年开始,福建烟草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建设,助力三农,促进烟区经济发展、改善烟农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截至2017年5月,国家烟草局共复函同意我省烟草援建水源工程项目39个,援建资金23.34亿元,受益农田面积达47万亩,受益人口近百万人。目前,25个项目已经建设完工。
长汀县副县长詹可聪介绍说,长汀有5个烟草援建水源工程,援建资金2.03亿元,可解决近3.8万亩农田灌溉及8万多人饮用水问题。新桥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农业生产更有保障,这几年返乡农民和利用耕地创业的老百姓明显多起来了,“除了传统的烤烟种植,莲花、莲子、水果玉米这些经济作物都发展起来了,像铁皮石斛这样高价值的作物也敢种了”。2010年,新桥镇年人均纯收入4750元,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该工作人员认为,“烟草的基础建设反哺了整个农业”。
目前长汀县屏风背、村头坑、石门溪、余陂四座水库已基本完工,很快可以下闸蓄水投入使用。詹可聪对水库及配套产业项目带动长汀烤烟提质增效,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充满期待:“到时候就真正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系得住乡愁了!”詹可聪似乎已经能看见建设生态新农村诗一样的美好前景。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