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水丹山赤子心 携手抗战两岸情
将军组战队两岸同携手
这张照片中的人名为李友邦。他与台湾义勇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38年11月,李友邦将军与张一之(原名张毕来,民盟中央委员)抵崇,调查了解台民情况。会后,李友邦与张一之回到福州,向省政府主席陈仪陈述台民情况和组建台湾义勇队的意图。获得陈仪支持。带着这一消息,李友邦又马上折返崇安,就组织抗日义勇队开展工作。
很快一支近300人的队伍就组织起来。1939年2月22日,首批“呈准参加”108名台湾抗日义勇队员在队长李友邦、指导员张一之的率领下开赴前线。离崇时,当地人民和留崇台胞大会欢送。在这支队伍中有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甚至祖孙三代一起上战场的动人场面。老台胞王逸客已经50多岁,除自己参加义勇队外,还把四个子女一起送到前线,并替孩子们分别取了王正东、王正西、王正北、王正南四个新的名字,意在好儿女志在四方。
1939年3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到浙江金华检查工作,听取张一之关于台湾抗日义勇队成立经过和存在问题的汇报。周恩来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作了:一是充分运用国民党内部关系使该组织获得批准;二是不暴露我党支持建立该组织的关系。两点极为重要的策略性的指示,不久又在义勇队内成立了以张一之为书记的中共支部。从此,台湾抗日义勇队在党的指导下,活跃在闽、浙、赣、皖、苏,一时间,台湾抗日义勇队名声大震。
为扩大影响,张一之创作了《台湾抗日义勇队队歌》和《台湾少年团团歌》,贺绿汀还分别为之谱曲。
台湾抗日义勇队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密切关注,纷纷为其题词鼓励,李济深作了“台湾先锋,民族战士,唤起国魂,驱除蛇豕。迪延平之光,雪马关之耻,恢复河山从兹始”;邵力子作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看彻底团结全民族”;郭沫若作了“发扬民族精神,争取自由平等”;于右任作了“祖国精神”的题词。70年后国民党人连战也作了“同源同祖同文,连山连水连心。”的题词。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清籍华侨柯全寿:为祖国抗战募捐5000万港元(2015-07-13 16:53:30)
- 新四军骁将在菲组织华侨浴血抗战 在榕度过60年(2015-07-13 16:52:20)
- 鼓舞华侨支援抗战的“音乐力量”(2015-07-13 16:28:50)
- 抗战老兵(2015-07-13 16:16:22)
- 沈尔七:三次回国参战的抗战名侨(2015-07-13 15:46:44)
- 邓拓:创办《晋察冀日报》激励抗战(2015-07-13 15:43:47)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