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你知道吗?“泉州湾大桥”的“跨海”两字咋没了

2015-04-29 08:58:35  作者:林福龙  来源:东南早报
  

你知道吗?“泉州湾大桥”的“跨海”两字咋没了

  “泉州湾大桥”这五个字为何集字选用蔡襄字体?最终确定的桥名为何少了“跨海”两个字?桥名牌安放在什么位置,到底有何讲究?

  记者联系上曾参与“泉州湾大桥”桥名命名过程的几位专家学者,包括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常务副院长、总工程师苏世灼,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申晓辉,泉州市公路局总设计师林发金等,请他们讲述桥名诞生记。

  □早报记者 林福龙 李波玲/文 王柏峰/图

  字体为何选用蔡襄体?

  苏世灼,华侨大学建筑设计院常务副院长、总工程师,他是以专家组组长的身份,参与此次桥名研讨会。“桥名最终采用蔡襄字体,是经过充分慎重考虑的。”他说,修建于北宋年间的洛阳桥,是中国首座海港梁式石桥,在世界桥梁建造史地位特殊,“它不仅仅是泉州人的宝贵财富,更是名扬全球。”当时,作为泉州知府的蔡襄曾主持过大桥的修造,“泉州跨海大桥的桥名,选用这位人物的字体作为桥名,既体现了古今结合,也是对先人造桥技术的传承,非常有意义。”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申晓辉称,蔡襄既是宋朝大书法家,同时也是修建洛阳桥的重要人物,还是地方行政长官,“多重特殊身份背景下,找他的字体来用在这座现代化的大桥上,最为适合不过了。”

  “在古代,当时的造桥工程规模是很巨大的。”专家组成员之一,泉州市公路局总工程师林发金介绍,因为蔡襄与泉州渊源颇深,大家一致推崇选择蔡襄的字体,并没有产生太多歧义。而且,以后向外地友人介绍泉州湾大桥时就可以一同介绍洛阳桥,让新桥与旧桥相连接,又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蔡襄的书法主要学习王羲之、颜真卿和柳公权,在当时即被欧阳修、苏轼等人推为“本朝第一”。林发金说,选择蔡襄字体,还因为其楷书端庄、大气、浑厚,衬得起泉州湾大桥的宏伟气势。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