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琼瑶告于正抄袭案二审 于正称琼瑶没有资格告他

2015-04-09 10:14:07  来源:北京日报
  

  新证据二

  琼瑶:迷恋《梅花烙》侵权非巧合

  于正:喜爱不代表一定会抄袭

  琼瑶一方在二审中也提交了两份新证据。其代理人表示,新证据是两份公证书,已经在二审举证期限内提交法院。

  琼瑶代理人介绍,第一份证据是于正于2006年11月7日发表的博客,博文的题目是《美人如花得云端》,这份证据表明,于正十分喜爱琼瑶的作品《梅花烙》,主人公及作品的故事情节早已深入其心;第二份证据是于正在2007年3月29日发表的博文《两个时代一种美丽》,里面说他一度迷恋琼瑶剧,特别是《梅花烙》。“由此看来,《梅花烙》的相关内容用于其日后编写剧本进行侵权、改编,绝不可能是出于巧合和误伤。”代理人说。

  对于这两份新证据,于正等5名上诉方并不以为然。于正代理人表示,他们认可形式要件,但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在一审开庭前很多年前网上就有,可以证明于正喜欢琼瑶老师和她的作品,但仅此而已。“难道只要喜爱就一定是抄袭了前辈作家以前的作品吗?”其代理人称,这两份证据包括里面的文字,不能证明任何所谓的抄袭行为。

  其他4名上诉方也表示,即使认可新证据的真实性,但对其关联性并不认可,“不知道新证据怎么能证明抄袭,于正喜欢琼瑶老师的作品,这里面虽然有表露,但他看了琼瑶老师的作品就能证明侵权吗?这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东阳欢娱公司的代理人说。

  旧焦点

  《宫锁连城》到底抄没抄?

  在昨天的庭审中,除了提交的新证据构成了一个新的焦点问题外,双方其余的焦点问题几乎和一审时一样,仍然聚焦在《宫锁连城》到底有没有抄袭《梅花烙》?于正究竟构不构成侵权?

  一审判决认为,剧本《宫锁连城》在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上是以小说和剧本《梅花烙》为基础进行的改编和再创作,前者与后者在整体上的情节排布和推演过程基本一致。

  于正一方坚持认为,一审法院的归纳对比是主观认为做的,并不是客观真正作品反映出来的表现形式,“一审判决认为相似的部分进行了简单归纳,不相似的部分直接舍弃。”其代理人认为,对于情节点等选择性的提取和遗漏,被概括的逻辑推理关系部分也有严重曲解,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万达影视公司的代理人进一步说明,《梅》剧只有一个主线,而《宫》剧有若干条主线和辅线,且两部剧的主线和辅线是完全不同的。一审法院认定的9个相似,被上诉人所指控的相似量在《梅》剧的516份中只占8%,在《宫》剧中仅占2%。他们认为,《梅》剧的人物设置及安排不是被上诉人独创的,《宫》的人物关系设置也不是以该剧作为基础的改编及创作,在先的作品只要是“偷龙转凤”,也必然会出现这些人物,比如《还君明珠》中类似的情节也是为了实现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调换。

  琼瑶一方也同样坚持自己的观点,称上诉方一直强调人物身份,但具体人物之间的有机关系和配以情节表现出来的关系是具有独创性的。“上诉人举例说明当中,想要表明的都是不可分割,但这些内容都是《宫》剧的一部分,而这些情节又都能在《梅》剧中体现。”此外,上诉方提出的在近似情节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受到法律保护,琼瑶代理人用《一剪梅》举例,称男女主角之间并没有“偷龙转凤”的关系,整个基础情节并不一样,所以上诉方论述的基础点是错误的。

  在经历了长达9个小时的庭审后,双方均表示不同意调解。此案将择期宣判。(记者 骆倩雯)

【责任编辑:池文娟】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