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林觉民厌恶考功名:试卷写"少年不望万户侯"(图)

2015-02-05 15:43:57  来源:福建日报
  

林觉民厌恶考功名:试卷写

  位于福州杨桥西路上的林觉民故居 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文化名片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人。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八岁丧母,由叔父抚育长大。他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博闻强识,少年时即立下报国大志。1902年,林觉民以优异成绩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07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受同盟会派遣,回国组织广州起义;4月27日(辛亥年三月廿九)参加广州起义,后失败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留下的《与妻书》,震撼人心,成为千古爱情绝唱,表现了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而勇于献身的崇高情怀,流传后世,成为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

  在热闹的福州南后街旁,杨桥西路上,一处明清风格的福州民居安静地伫立着。这里,是林觉民故居所在。

  时光回到1911年4月。留日回国的同盟会会员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夕,于香港滨江楼写下一封给妻子的诀别信,毅然投身于追求共和的起义中,慷慨赴死。这封信,便是被后世誉为百年情书典范的《与妻书》。

  甲午年隆冬,记者走进林觉民故居。翠竹掩映下,林觉民的半身塑像目光炯炯,直视远方。《与妻书》的片段在耳旁响起,让人仿佛置身于百年前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回首眺望,《与妻书》背后的家国情怀,林觉民在时代变革面前的坚守与摈弃,仍值得今天的人们细细品味。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