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上下杭孕育不少百年老字号 打造民国风情商业街

2015-01-20 15:25:59  来源:东南快报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太分散了。”柯法金说,对于这些老字号来说,如果能够有机会重回上下杭,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桥头米时粿的林美珍说,以后上下杭改造好了,有政策扶持的话,回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到时候老字号都在一块儿,上下杭又能见到以前的景象了。

  老字号热度不减有人不远千里来寻找

  现在的柯伯藤艺店虽然在南园路上,不过,永远不乏忠实的顾客,热度不减。

  柯法金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刚刚搬到这个新地方,附近的人都很不熟悉,有时一天只能卖出一把藤椅。后来,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过来买藤椅的人就变多了,很多都是曾经的老顾客,一天甚至能卖出十几把。

  新地方渐渐地又变成了老地方,柯法金说,“这就是老字号的魅力。”

  柯法金的藤艺店一直都是薄利多销,店里的藤椅都在100元到300元之间。如果去掉店铺的所有费用,剩下的利润其实并不高。不过,因为有特色并且很实用,备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有人不远千里前来寻找。

  柯法金记得,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的副所长霍晓卫曾经来过上下杭开展城市规划调研,就到过他的店,赞不绝口。后来又有几次过来走访,还买了藤椅寄到北京。提到这些,他说如今的热度其实还是要归功于上下杭。

  除了柯伯藤艺店,仍然坚守在上下杭附近的还有耳聋伯元宵店、桥头米时粿等。同样的,这些老字号也是人气不减。

  耳聋伯元宵店始于1888年。老板林英德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中平路上的这家店仅有十几平方米,但是生意却丝毫不受影响,每天这里人气爆棚。按粒来算的话,有时一天最多能卖出几千粒。

  市民陈先生的家不在附近,不过每天晚上下班以后,他都会绕过来吃上一碗元宵,一碗不到10块钱,“这里的元宵有真正的福州味儿。”而在耳聋伯元宵店的门前,开着奔驰、宝马汽车来的很是常见。

  对于福州市民来说,桥头米时粿也是福州老字号中的一绝。承受不了租金的压力,老板林美珍没有租用店面,而是改用小推车,不过依然在上下杭附近。现在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5点,只要路过隆平路,就可以看到一个挂着桥头米时粿牌子的小推车。

  林美珍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即使没了店面,现在有时一天也能赚两千多元。米时粿一个只要两三块钱,有的批发商一来就要订200多块钱的量,所以每天她都要凌晨3点多就起床准备。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