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千年文脉滋养有福之州 榕探索文保合理利用新路

2015-01-08 08:13:16  作者:綦芬  来源:福州晚报
  

  传承一种精神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前瞻性思想和观点以及开创性实践,既为八闽大地的文化传承和复兴注入了时代活力,也为后来者薪火相传传递文明之光铺下了坚实的道路。

  ——摘自福建日报长篇通讯《“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足以称之为东方城市设计佳例……体现了东方城市美学原则的代表”,这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对古福州城的评价。

  20多年薪火相传,福州的千年文脉如同榕树般扎根,并再现闽都古城气韵。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在调研文物古迹保护修复情况时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精神的家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切实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并与旧屋棚户区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等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开发工作,进一步彰显福州地域特色和人文魅力,着力打造底蕴深厚、魅力彰显的历史文化名城。

  翻开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若以三坊七巷为中心的话,那么这几年来,一个个条例、办法、规划的编制,一条条历史街区、风貌区的修复、整治、建设,再小到每一个文物、遗迹的保护、发掘、申报,正从中心如开枝散叶般勾勒出福州“城在山里、山在城中,古巷交织、河汊蜿蜒、榕荫浓密”的古城风貌。

  2014年12月24日上午,三坊七巷管委会副主任凌敏和平常一样在办公室里忙碌着。2012年,他从湖南来到福州。那一年,福州首次步入世遗大门,三坊七巷和“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一同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举城欢腾。

  在凌敏看来,2012年是福州系统铺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又一重要节点,“第一件大事就是建章立制,成立专门机构,为全面保护和修复工作保驾护航”。

  2012年4月30日,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市领导杨岳、杨益民分别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统筹协调规划和建设工作。2013年10月1日,新修订的《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公布实施。随后,福州市全面铺开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我市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

  市长杨益民在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时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保护规划编制,加快实施保护修复,加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高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

  在编制名城保护规划方面,继《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之后,实施《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等一批规划。同时,由市文物局牵头制定名街、名镇、名村保护建设规划方案,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展示形象的名街、名镇、名村。2014年10月17日,《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获省政府批准公布实施。

  吴聿建说,“按照保护规划思路,就是把三坊七巷、朱紫坊、乌山、于山、乌塔、白塔等有机整合,形成‘两山两塔两街区’文化特区的概念,打造福州历史文脉的核心。”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