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千年文脉滋养有福之州 榕探索文保合理利用新路

2015-01-08 08:13:16  作者:綦芬  来源:福州晚报
  

  担起一份责任

  1996年2月6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主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林则徐系列遗迹修复、充实工作,决定成立林则徐系列遗迹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纪念馆、故居、出生地作为福州市文物局的下属单位,归福州市文物局统一管理。会上还议定收回林则徐出生地。

  ——摘自福建日报长篇通讯《“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沿着三坊七巷的中轴线南后街,前往澳门路,就能看到林则徐纪念馆。这里原是林则徐祠堂,1982年被辟为林则徐纪念馆,1997年4月,林则徐纪念馆一期扩建竣工。

  事实上,福州对于这位先贤的追寻脚步未曾停止。2003年5月,林则徐故居一期修复工程“七十二峰楼”动工,8月竣工。2015年,林则徐故居二期修复工程即将启动。待该工程完工,林则徐在福州的系列遗址也就完整了。

  “如今,林则徐纪念馆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化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是爱国教育、廉政教育、禁毒教育的极佳场所。”林则徐纪念馆馆长陈继勇说,此外,纪念馆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教育活动。

  发展经济与保护文物同等重要,这是福州市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三坊七巷的修复保护工程,从2007年以来,福州市已投入40多亿元。”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说,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资源,到目前已修复完成26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06处历史建筑。这些年,三坊七巷还利用传统民俗节日,经常开展春节庙会、元宵灯会、中秋摆塔等文化活动,既传承了福州历史文化传统,又大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三坊七巷“活”了!吴聿建说,南后街的原有商业街市功能也得到了恢复,通过优惠政策,“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等老字号正陆续回归。随之而来的,是纷至踏来的八方游客。

  “挖掘传承福州的历史记忆、文化符号和本土元素,历届市委、市政府功不可没。这就是一种责任!”被誉为“最美志愿导游讲解员”的曾世康说,“生活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我感到骄傲、感到幸福。”

  保护历史,责无旁贷。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挖掘文物资源内涵,重点抓好历史文化中轴线传统风貌整治,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新路子,呈现出文物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和近代海军的摇篮,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起航点,也是中国走向近代文明的里程碑。她,曾开风气之先,创造了数十个“中国第一”,是中国人强国梦开始的地方。

  有感于遗存保护的历史责任,2012年,福州启动船政文化新一轮建设工作。当年,“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列入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经过不遗余力挖掘与保护,船政文化建设富有成效,百年船政气息日渐浓郁。目前,福建船政遗址群已建设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旅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