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正在消亡的火车票代售点:不转型下一站就是消亡

2016-12-26 09:55:30  来源:海峡都市报
  

  求生变身“杂货铺”

  海都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所有代售点经营都转向多元化,不仅卖火车票,还卖汽车票、机票,甚至接旅游团等,俨然有成为“杂货铺”的趋势。

  “单卖火车票,一张赚2.5元,不亏死才怪。”晋江泉安中路万通汽车站附近的代售点售票员小林说,今年春运每天还能卖出200张火车票,但店租高达六七千元,加上他的工资和水电费等开支,每月成本就要过万,如果仅卖火车票,顶多5000元的收入,根本维持不了运转。为此,这个代售点不仅卖机票,还有固定进香团来定期订票。以前生意红火时,每天光进香团就能接单100张火车票,这几年生意不行了,随着旅游团越来越多,旅游市场蛋糕被一再瓜分,如今平均每天进香团订火车票不到10张。

  晋江市标德辉华庭代售点老板小庄也说,如果不卖机票,自己的代售点根本开不起来。如果说单张票的利润,目前也就机票还行,火车票和汽车票连客源都成问题,利润已被大大摊薄稀释了。

  据了解,民航改革前,订机票和在代售点订火车票一样,也需要交一笔手续费,大概在二三十元。改革后,就不向旅客收费了,而是民航给机票代售点提成分红,比如春节期间全价机票的提成一般是机票的3%,有时还会更高,而机票往往都在成百上千元,虽然飞机票单子数量少,但这个利润还是比较诱人的。

  “不是我们给铁路交钱,是他们应该给我们发工资。”多名代售点老板受访时说,不但应将网络和代售点起售时间拉平,还应取消5元手续费,并由铁路部门给代售点提成分红。只有机制激活了,跟机票、汽车票一样,大家才会更加努力去卖票,最终受益的不仅是老百姓,还有铁路部门和代售点。

  不转型或面临消亡

  很显然,代售点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一切都源于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变化。

  泉州动车站吴书记在铁路部门工作了34年,他说,当初卖票用的还是针孔式日期轧机,在纸卡片上打孔定日期,如果是卧铺,还要贴条,两三分钟一张票,很慢。到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电脑售票,后来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如今,售票方式走向自助化、智能化。为了票款安全,取票机设置对场所安保要求严格,未来,或许可以与ATM结合,安检可刷脸和指纹,全程实现直接进站上车。

  “应该说,不再一票难求,只是如果要指定时间、指定线路、指定座次,那就必定会遭遇抢票难。”吴书记说,铁路运力也在逐年增加,但春运庞大的客流,单靠铁路是无法疏解的,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普及,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甚至租车、拼车回家的都有。回家方式多样化、购票方式多元化,车站窗口、代售点、自助机、电话、网络等,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为铁路分流了客流,分担了压力。在这段历史中,代售点曾经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时代在进步,总会推陈出新。

  对于代售点的命运,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如果不转型,下一站是消亡,有的认为顶多再撑一年,有的认为能撑个两三年。

  “我也想过转型做旅游,可不熟悉,规模太小也做不起来。多种经营不可行,留给代售点的只有一条死胡同,绕来绕去还在原地转。”晋江市标德辉华庭代售点老板80后小庄,从两个店面缩到一个,三个窗口也只有他和一个亲戚两人值守,他觉得,再恶化下去,只能关门。

  “作为铁路服务窗口,代售点有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对于那些不懂电脑、不会上网订票的人来说,代售点买票还是更方便。加班车以前是同步放票的,后来网络和电话订票早两天。”陈埭湖中村代售点的老蔡说,很多人打工辛苦一年却买不到回家的车票,想想就觉得时代在进步中也遗忘了一些东西。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