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军这场变革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乔良:编制体制改革,与武器装备更新、军事思想突破,三者合一,构成了一支军队推进军事变革甚至军事革命的三大要素。其中,编制体制改革是完成这一进程的重要环节。同一支军队,军官还是那些军官,士兵还是那些士兵,为什么编制体制改革后会产生新的战斗力?就在于你是否能找到并设计出一种最优化的军兵种编组合成方式。这还不够,还要有与之成龙配套的各种法规制度跟进。没有一支军队可以仅仅依靠编制体制的变化,就自动生成战斗力,只有理清新编制体制下的各军兵种、各部队以及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部队的管理、训练模式、方法和标准,等等,把部队平、战时的方方面面,用条令法规的方式固化下来,使所有部队、全体官兵在新的编制体制下,都能各司其位,各谋其政,编制体制改革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在即将展开的“脖子以下”改革中,广大官兵坚定认同改革、积极宣传改革、主动投身改革的鲜明态度和奉献精神,将是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和顺利完成改革任务的重要保证
记者:专家们谈到,这一年来的改革主要是“脖子以上”的改革,按照时间节点渐次推进,进展十分顺利,成效十分显著。这一改革实践,为接下来要进行的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提供了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周立存:一年来的改革实践,大家都有一个普遍看法,就是首战定局,进展顺利,新体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起来了。“脖子以上”改革的成功实践,为即将展开的“脖子以下”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我感到,突出的有这样几条:
一是英明果断进行改革决策。这次改革,是习主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战略大布局,是为塑造我军未来而进行的战略大筹谋,更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实施的战略大举措。改革的深刻性、突破性、艰巨性,在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尤其要解决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要啃许多过去长期不敢触及的“硬骨头”。
二是科学创新制定改革方案。“脖子以上”的改革,牵涉面广,问题矛盾多,既要顺应信息化战争要求、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大势,又充分考虑了我军实际情况,既要下大力解决好老问题,又要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突破。尤其是强化军委集中统一和全面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制、大军区制、大陆军体制,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等,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科学创新的改革方案,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了重要基础前提。
三是强力推动改革组织领导。这次改革,在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相关单位转隶重组之顺畅出乎国内外、军内外许多人的意料。从召开调整组建成立大会到人员转隶接收到位,时间这么紧,任务这么重,摊子这么大,却能做到顺畅有序、稳步推进,各方面衔接都没有大的纰漏。这表明,只要各级坚决执行命令,强力推动落实,把各方面筹划好、组织好、协调好、推进好,顺利推进改革就有了重要保证。
四是积极营造改革强大势场。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全军上下听令而行、令行禁止,形成了推进改革的强大势场。许多单位像当年战前动员一样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并且采取许多有效措施,切实关心每名官兵的进退去留,尽可能事前征求意见,入心入脑做好思想工作,让大家对改革前景充满了必胜信心,对个人发展进步也心里踏实。
五是领导干部自觉模范带头。“脖子以上”的改革,涉及的主要是高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还在于广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带头坚决执行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指示,带头严守改革纪律规定,带头正确对待个人进退转改,带头担当起确定改革举措落地的政治责任,以开好首局的紧迫感、干好首岗的责任感、跑好首棒的使命感,自觉当好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的奠基者、创业者、推动者。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