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改一年间,到中流击水
七大军区谢幕,五大战区登场。
军区机关里,无数的铁皮柜贴上了封条,无数的公章封存、上交。很多原军区机关的军官们告别熟悉的办公楼,打起行囊,奔赴另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院落。
那里,是战区机关的营盘。中国军队进入“战区时代”,令全世界瞩目。
——战区的使命是“战”。
我军历史上军区的划设,主要考虑的是行政区域、地理位置、力量部署等因素,从最早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东北6大军区,到20世纪50年代13个军区、70年代11个军区,再到80年代7大军区,基本上都是以地域作为划设的重要依据。
战区、军区,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战区专司主营打仗,而不直接领导管理部队。
一位战区副司令员说:“战区的心思就应该完全扑在研究打仗、谋划打仗、准备打仗上,不能老想着派个工作组去检查督导战区内的部队,因为那是军种的事,已经不在你的职责范围了。”
一位战区司令员思考:“今后抓联合作战,我的岗位在哪里?决不能整天坐在办公桌前批文件、写材料,而应该身穿迷彩服、脚蹬作战靴扎进指挥所,坐在指挥席上推方案、拟命令。”
探访中部战区,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格外引人关注:“军事需求局”。
这个新部门因何而设?核心职责是什么?军事需求局一位领导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以前我们的实战化,是端起枪来再瞄靶,琢磨的是枪的事。今天,我们要先琢磨靶子是不是科学、靶子是不是实战。”
这个“靶子”便是作战需求。出现在实战化链条之中的“军事需求局”,解决的正是看清“仗究竟怎么打”的问题。
——改革,剑指打赢;打赢,必须联合。
建立健全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构建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要求的关键举措。
一年来,“联合”一词屡屡见诸各大媒体。
今年4月20日,一身迷彩的习主席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这是习主席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也是“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这一机构首次曝光。
9月13日,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主席向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和无锡、桂林、西宁、沈阳、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