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关于读书的六种打开方式

2019-09-23 17:38:59  来源:中国日报网
  

  重读传统经典,坚守天地正道

  作者: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在一个理性构建的时代,我们应当读什么样的书,是今天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我每次踏进书店时,便觉得身为作家和学者的多余,因为人类已经有那么多的著作,还会需要我们的作品吗?几乎所有的课题都被人研究过,几乎所有的主题都被人写过。我觉得自己真的应当停止写作,述而不作是最好的选择。

  但当我一本本翻阅那些流行的东西时,又不禁对它们产生怀疑,甚至厌弃。那里面自然也有金子,但更多的是沙子。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会让大众迷失方向。

  不搞教育的人是不会明白给自己的学生推荐书目是多么重要的事。当然,也可令其自由读书,那也是一件美事,但是,作为老师的引导作用又在哪里呢?思之再三,当很多学生要我给他们开书目时,我便开了一个书单,是从古往今来人类一切经典中选择了100本。选择这些书目也是极艰难的,因为如果按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读外国的书,少读甚至不读中国的书的话,可能90%以上都要选外国的经典了,而外国的经典其实90%以上又是欧洲的,这样我们又会陷入五百年以来的欧洲中心主义之中,那么,何为中国呢?中国的传统与现在又如何安放呢?这便是大问题。

  老实说,自鲁迅先生一百年来,我们读的书实际上大多是外国人的,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几乎又都是抱着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来读的,所以,若从古人的角度来讲,是反着读的,基本是误读。一百年过去了,我们是否可以试着重读传统,重读天地大道。所以,我开了50本中国自古以来的经典著作,50本外国的著作。按照设想,若是把这一百本经典能够熟读,我的学生就都是中西会通、古今一体的知识分子了。这些经典会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建起高楼大厦,至少会打成框架结构,这样他们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会有导师引领他们,而且他们将都是独立自主的人,是大写的人,是不会苟且的人。当然,我之所以选择五十本中国的经典,是想让他们重新认识传统,重新认识天地自然,重新认识自我,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到哪里去。

  总之,既要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还要做一个世界人。

  阅读与时俱进,勿忘无字之书

  作者:邱圣宏(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阅读的历史,就是书香孕育的文明进化历程。在文字创立之前,人类的祖先向自然学习,倡导读无字之书、天地之书,靠着亲身阅历获得的血汗经验顽强地生活,缓慢地发展。随着世界各地民族文字的创立和印刷技术的革新,人们开始崇尚读书,读文字之书,阅读一代代积累的浩瀚文献蔚然成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由此大大加速。进入数字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人类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阅读成为时尚。

  读无字之书、读文字之书、读电子之书,是人类阅读文明经历的三种不同方式。这三种阅读方式,各有其独立的存在意义和永恒的文明价值。

  读无字之书,即依靠身体力行去读天地之书、读自然之书、读实践之书,是人类永远不能放弃的基本阅读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陆游的读书警示,是为至理名言。

  读文字之书,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不可取代的。阅读者可以拿起笔来,边读边记,写眉批,作旁注,留下阅读与思考的宝贵痕迹。这对人类思维方式和思想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读屏幕之书,即电子阅读,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优势极为明显。但也有弊端值得警惕。电子阅读过程中如何强化专业专注?如何防止信息虚假和信息陷阱?如何避免信息过量和信息焦虑?强化信息自主,防止成为信息奴隶,应是电子阅读时代的重要原则。

  总而言之,阅读进入新时代,应把阅读亲身实践之书、阅读纸质媒介之书、阅读电子屏幕之书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在信息阅读的汪洋大海中,咬定目标排除干扰,搏风击浪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陈颖】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