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六种打开方式
乐享书巢陪读,开启少年神思
作者:舒罕(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南区学校教师)
书巢者,我办公室一隅也,因堆积了几百本书,便书似青山常乱叠,隐隐有些书房的意味了;陪读者,乃是学生们进进出出,时不时抽一本闲看,或问几句闲话,多是和书有关。
回想这些年月以来的胡乱翻书读书生活,最初觉得有至味的,当然是青灯一卷,茶热香温的独处,可以心会神凝,思接前人;亦可以悠然遐想,登临异境。
随着年岁渐长,渐渐发现,个人耽读沉醉固是美事,若能引导尚在中学念书的孩子们靠近书本,那就更是乐事了。
于是,我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图景:一室之内,师生数人各持一书,或沉默无声,或高谈阔论,大多离不开书中人事,案头山水。比如有几个男生在我的推荐下沉迷《三体》,从最初的囫囵吞枣,到后来的眉目清晰,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物理、化学成绩越来越好,隐隐然有理科学霸的气象。
比如有女生从读纳兰容若开始,渐渐爱上古典诗词,于是奖励给她《声律启蒙》和《人间词话》,还有叶嘉莹先生的课堂讲录,一学期下来,“晚照对晴空”之余,开始和我辩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高下。
这样的画面还有许多,我和他们一起读鲁迅,读孙犁,读汪曾祺下厨,读舒国治逛京都,读蒙自南湖的歌胪士洋行,读毛姆口中太平洋诸岛间的虚虚实实。在孩子们沉重的课业负担的间隙,我期待这样的陪读能幻化出另一个空间,让他们精神舒展,心灵愉悦,以此应对更艰难的挑战和不可知的明天。
由内生发想读,方是完美状态
作者:王田一(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职员)
和很多上班族一样,我每天早出晚归,仍保持着业余读书的习惯,除了工作相关的书籍之外,还有一些是个人兴趣相关的。
近年来,一直坚持读《资治通鉴》。我读得比较慢,有时读完一个历史时期又回头重读,有时找出《通鉴纪事本末》按事件重新看,有时翻翻历史学家们的解读和评论,两三年下来才读到两晋时期。我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是,读完一段资治通鉴,然后读王夫之先生的《读通鉴论》。在这本书中,先生对通鉴中的人和事进行点评,观点犀利,论证磅礴,总让人豁然开朗、拍案叫绝。哪怕隔着时空,都想给先生“打Call”。
能坚持读下来,除了个人兴趣,更得益于师友的督促与帮助。上学时导师经常带领我们开读书会,形成了比较浓厚的读书氛围。后来,同学们组建了一个微信通鉴打卡群,进度快慢不论,旨在鼓励开卷有益。我想,对于特定读者和书籍来说,打卡是个好办法。从读者类型来看,这种方式适合容易被忙碌的工作与生活淹没的上班族,从书籍类型看,适合类似于《资治通鉴》这样的多卷本、需长时间坚持的书。当然,最为完美的状态,就是自然而然、由内生发、无须借助外力地想要读书。
- 江西赣州:“15分钟阅读圈”让书香满城(2019-09-20 08:17:03)
- 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 6成用户愿为电子书花钱(2019-08-05 11:15:34)
- 新闻出版署约谈12家网络文学企业:内容低俗 责令整改(2019-07-20 10:54:39)
- 红砖厝小黄灯 泉州洛阳古街又添一休闲文化空间(2019-07-19 10:19:14)
- 儿童作家杨红樱来榕分享阅读的意义 提倡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2019-07-06 17:54:50)
- 马尾评选“阅读之星” 最高奖励阅读基金2000元(2019-07-03 07:41:22)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