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四十年的车和路

2018-07-18 16:56:1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汪志
  

  前不久,笔者携西北的妻子回南方农村老家,正赶上连日的阴雨,还没下车妻子就抱怨道,你们村上的那泥泞路到时候怎么回呀,又没带雨靴?我一笑:“天气又不冷,光着脚回去呀,我小时候常这样。”

  下车后离家还有好几公里远的乡间小路,侄儿开着小车来接我,一路上妻子惊诧地叫道:“啥时候修的乡间柏油马路呀,直接开到家门口了。”从老家回来时,我们从省城坐高铁到生活的小县城,五百多公里只坐了不到4个小时,打个盹就到了,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却需要20多个小时,如今的交通呀真是发展得让人不敢回忆那往日的峥嵘岁月……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南方农村,那个岁月不仅交通落后,就连交通工具也十分的稀有。儿时的初中,我在几公里远的乡中学读书,全是乡间的弯曲泥土小路,那时候的农村也没有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外出全靠两条腿,晴天还好,早、中、晚可以步行回家吃饭,可一到雨雪天气,泥泞的路让人无法行走,于是中午就不回家,随便吃些干馍之类的。那时的城乡柏油马路很少,只有县城与县城之间才有不太宽敞的柏油马路,而县城到乡镇一级的交通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土公路或碎石子路,又窄路不平。记忆中,居住的小山村离县城有20多公里,去县城先步行好几公里山路到柏油马路上,然后再乘坐“嘟嘟”响的帆布三轮车。由于那三轮车漏风漏雨,又绕了个大弯子,于是家乡人每次去县城都要抄最近的乡间小路,一个多小时就赶到了县城。

  那时的城乡交通工具主要以自行车为主,不像现在的电瓶车、摩托车和私家车应有尽有。我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是在省城求学,一个同学教我学骑自行车,由于年龄偏大,上下车不便捷,不仅摔了好多跤,而且车技也学得不过硬。1985年,我毕业后到外省的一个小县城工作,谈了一个女朋友,一天傍晚,女朋友要我骑自行车陪她去好几公里外的农村姐姐家有事,这是我第一次骑自行车,一路上虽然晃晃悠悠,但天空还有亮光,总算送到她姐姐家。回来时天已漆黑一片,也没有月光,途中对面驶来了一辆大货车,由于车灯太亮照得我睁不开眼,且马路又窄,交汇时我一拐车头,车闸又不灵,竟冲到了旁边的水塘里,女朋友机灵地及时跳下车,而我连人带自行车全摔到池塘里,幸亏我会游泳,不然小命就搭上了,真是糗大了。

  我第一次坐客运班车是去省城上学,虽然平常见过但却没机会乘座,但第一次乘座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新鲜又好奇。那时的客运班车也许是设计问题,车速奇特的慢,再加上公路发展滞后,去一趟远路真是太耗费时间了。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出差,像去一趟省城500多公里的路途,办事往往只需几个小时或一天,而来回时间就需要四天,由于那时还没有开通夜班客车,来回都要在中转的县城住宿一晚上,第二天继续行驶。遇到山间土公路,由于车辆密封不严,车轮碾起的尘土满车厢都是,待到下车时全身灰土鬼脸。

  那时的火车是单轨道,不论是快车还是慢车都比较耗时,尤其是慢车一般都要给快车让路,去一趟几百公里的省城竟需要20多个小时。由于车次少,坐火车难,买火车票难,而卧铺票更是一票难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每次春节坐火车回几千公里外的老家时,行程至少需要4天5夜,路途中要坐两天的客运车,再坐两天两夜的火车,由于那时孩子小,每次都要想方设法托人购买一张卧铺票才赶回去,而站票是司空见惯的事。记得有一年春节因为假期已到,又买不上座位,全家只好买了站票,上车后有座位的乘客见妻子抱着才一岁多的女儿,于是相互挤一挤,让妻子侧坐在一边。晚上妻子则抱着女儿铺着一个旧床单躺在座位下面,而我则一直站着或倚靠在座位旁,整整46个小时,不堪回首。

  而现如今,高铁、动车早已畅通祖国四面八方,贯通在神州大地上飞行,连我工作生活的这个西北小城也在几年前通了高铁,买火车票不再去售票窗口彻夜地排队了,坐在电脑前或手机上轻轻一点,几分钟火车票就搞定。30多年前,我从南方来西北小城工作时中途倒车换车,要坐四天五夜的火车,速度就像一头疲惫的老牛,而如今直线到达却只要20来个小时。今年春节,我和家人去西安游玩,从小城坐高铁途经兰州只需10多个小时,而当年仅小城到兰州,500多公里的路途要坐20多个小时,如今的高铁不到4个小时。

  记忆中的交通,那路,那车,那人,那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永远定格在心灵的深处。而改革开放40年来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记忆中的交通岁月永远永远的不会再现……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