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生态陇原 美丽甘肃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县康乐保护站的九排松景观
定西市退耕还林取得显著效益
金色梯田映丰收
庄浪梯田俯瞰
网格治沙
迭部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区
①《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后,曾于2004年6月全库干涸的红崖山水库再度水鸟飞翔、碧波荡漾,2011年10月被水利部评为第十一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②青土湖于1959年全湖干涸。图为2008年6月拍摄的青土湖干涸湖盆盐渍化情景。
③石羊河重点治理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景电二期工程调水、西营水库输水、天然河道放水,2010年,干涸了半个世纪的青土湖出现了约3平方公里的人工季节性水面。
黑河调水工程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白银有色集团公司
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金川集团公司
昔日尾气煤烟熏天的兰州
实施“蓝天工程”后的兰州彩虹映蓝天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永续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甘肃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脆弱性和战略性特征,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和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78年以来,甘肃省先后开展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积极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实施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以及水土治理和保持工作积极推进,涌现出了庄浪等闻名全国的梯田化模范县。近年来,甘肃省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197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华北、东北、西北地区13个省市区进行大规模的防护林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广,周期长,规模大,影响远,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列为世界生态工程之首。甘肃“三北”工程于1978年正式启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护水源、治风沙、建绿洲”的战略方针,经过30多年的建设,全省“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5000余万亩。
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
庄浪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南部。庄浪人民30多年修山不停,造地不止,建成了百万亩水平梯田。1998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人不但用生命和汗水再造了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也铸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庄浪精神。
民勤防沙治沙
全国治沙造林先进县民勤大力推广沙漠造林技术,在沙漠边缘造防风固沙林带,探索出利用先进的网格治沙技术,锁住了“黄龙”,保护了“绿洲”。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甘肃是全国率先实施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省份之一,从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一、二期工程以来,工程区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减少,动植物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数量稳步扩大。
石羊河流域治理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生态恶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就开始了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的研究和治理工作。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保障、灌区节水改造、生态移民试点等治理措施,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石羊河流域治理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黑河调水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干流全长928公里,流域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区,最后注入东、西居延海。东、西居延海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随着黑河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水剧增加之过度开垦,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西居延海于1961年干涸,东居延海于1992年干涸。湖水干涸后的额济纳旗成了沙尘的重要源地,并由此形成了一条横贯我国北方的沙尘走廊。黑河水是额济纳人民生活用水和生态植被的唯一依靠。为了实现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遏制下游生态恶化趋势,2000年国务院作出了黑河跨省际分水的重要决策。自2000年实施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2012年,张掖市累计向下游调水132.04亿立方米。流域内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基本得到合理配置,国防科研用水得到保障,实现了下游生态恢复与中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循环经济
甘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底,已基本建立循环型工业和农业体系,打造形成7种特色发展模式,其中,“金昌区域模式”、“白银公司模式”在全国推广。
蓝天工程
近年来,国内多个重点城市陷入“雾霾危机”,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引发了大气污染治理拷问的同时,更引发了人们的深度思考。地处西北的甘肃省,包括省会兰州在内的多个城市都因工业、地形、生态等原因而面临严峻的“治污”考验。省委、省政府多措并举,在包括兰州在内的省内众多城市实施“蓝天工程”,使甘肃人民实现优良宜居环境的愿景渐成现实。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