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虎队员与福州结不解之缘 首次入闽遇海盗
1941年穆蔼仁与学生的集体照(画圈处是穆蔼仁)
陈世明展示他和穆蔼仁的合照
海峡网4月6日讯(记者 刘世泉 实习生 江洁/文 毛朝青/图)曲折入闽任教,作为飞虎队员再次来闽帮助抗战,一家三代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近日,本报报道了穆蔼仁在闽的事迹,引发不少市民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穆蔼仁在英华中学任教期间的故事。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穆蔼仁的学生陈世明与丁汉潮(两人均为92岁)。
常和学生一起吃饭洗澡
“我和言灵(Elyn)(穆蔼仁的儿媳)一起去闽江边祭奠完穆蔼仁后,言灵说今年圣诞节将带着穆蔼仁的两个孙女‘爱中’和‘爱华’再次到福州。”陈世明说,经过此次祭奠,感觉穆蔼仁一家与福建的情结不仅传递到了下一代,而且越来越深。
“他当年住得离我们很近,我们经常吃饭洗澡都在一起。”陈世明说,当年条件艰苦,吃饭基本以咸菜、黄豆为主,而洗澡时,穆蔼仁跟他们一样,直接拿着桶从大锅里盛出热水,跑到附近简陋的澡堂清洗,“这样的生活和他在美国的生活差很多”。
学说福州话 参与表演节目
至于教学方法方面,陈世明和丁汉潮均表示,穆蔼仁当时大学刚毕业便到英华中学执教,经验比较缺乏,但他很好学。“他经常向其他老师请教,而且当时校长建议他学好普通话和福州话,他便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篮球、参加活动,慢慢学了一些福州话和普通话。”丁汉潮说,当时英华中学学生不时会去农民家中宣传抗战,穆蔼仁经常参与表演一些节目。“穆先生返回美国时,还带了一些我们的作业回去,后面他还一直保存着。”
从霞浦到福州 走了七天七夜
穆蔼仁第一次入闽经历了一些波折,幸好得到英华校友丁汉波(丁汉潮的哥哥)的帮助才得以顺利到校。在这期间,穆蔼仁不仅是摸黑入闽,在闽江口还遇到海匪,他身上的物品被抢光。
丁汉潮介绍,丁汉波打算从上海返回福建,在码头寻找船只时偶遇穆蔼仁,双方因为英华中学的这一关系便决定结伴同往。“当时乘坐的是一艘途经福建的外国货船,中国人不能乘坐,船长本想在马尾偷偷靠岸,但没想到船行至宁德,便听到日军的枪声,船长无奈在霞浦靠岸,让他们下船。”丁汉潮说,上岸之后,由于双方都不熟悉道路,只能沿着靠海的山路一路南行。
“后面在路上碰到一对外国夫妇,给他们指路,并提供帮助,才顺利了一些。”丁汉潮说,穆蔼仁和丁汉波在抵达闽江口的时候,还曾遭遇海盗,身上东西被一抢而光。“到了福州,穆蔼仁就在我家休整,与英华中学的人对接上后才再次出发去顺昌洋口。”丁汉潮介绍,穆蔼仁从深夜摸黑下船到福州,一共走了七天七夜,事后穆蔼仁说“没有丁汉波,我到不了英华中学”。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