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2025-03-26 18:58:03来源:影像福州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在福州闽侯县,有一种酒,色泽清亮,呈琥珀之姿;品味时,浓郁醇香,口感柔顺绵长。它就是闽侯青红酒。

这是一杯历经千年岁月沉淀的佳酿,更成为福州人的乡愁寄托。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的原料主要是优质的糯米、红曲米和清水。林双伟/摄

酿造闽侯青红酒,原料选择极为严苛,需选用颗粒饱满、质地纯净的上好糯米。

同时,采用福建独有的古田红曲作为糖化发酵剂,令其色泽鲜艳、香气扑鼻。

秘制药白曲也是酿造的关键材料,其配方独特,对青红酒的口感和香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①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锅中,进行蒸煮。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②蒸煮好的糯米需要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便接种红曲菌。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③冷却后的糯米与红曲充分搅拌混合,使红曲菌均匀附着在糯米上。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④待糯米和红曲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物放入布袋或压榨机中,榨出青红酒原液并装入坛中。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⑤用田泥密封坛口,并用秸秆和谷壳包裹酒坛。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⑥将坛装酒煮沸,整个炙酒过程持续两天两夜。

酿造过程中,从糯米的浸泡、蒸煮、晾凉,到与红曲、黄酒曲的混合发酵,再到压酒、静置,每一步都需酿酒师傅的精心操作。

发酵环节,温度需控制在10摄氏度左右,且需盖上木盖以防水蒸气回滴导致酒味发酸。

发酵完成后,还需用传统压酒架分离酒液,并用田泥封坛静置数年乃至数十年。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田泥封坛静置数年 林双伟/摄

青红酒的色泽也会随时间变化,新酿时为鲜红或褐红色,经岁月沉淀后,逐渐变为清亮黄调的琥珀色。

这种变化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魅力,更让青红酒成为一件艺术品。

2018年,闽侯青红酒酿造技艺入选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香鸡 叶君浩/摄

在闽侯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习惯将鸡、鸭、上排、猪蹄等食材加入青红酒中炖煮,去腥增香,让菜肴更加鲜美可口。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身着汉服的游客品尝关东村的青红酒 包华/摄

青红酒之于福州人,如同葡萄酒之于法国人、伏特加之于斯拉夫人。

无论是婚嫁、祭祀还是日常小酌,青红酒都不可或缺。

那句“上花轿,喜鹊叫,新郎新娘交杯酒,洞房就是青红窖”的民谣,生动描绘了青红酒在福州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制作完成的青红酒呈琥珀色,口感柔顺绵长。林双伟/摄

青红酒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2年。

那时,一名民间女子向闽越王无诸献上自酿青红酒,其色泽青红、醇厚诱人,俘获君心。自此,青红酒从民间走向王室,成为闽越王宫祭祀和婚嫁等重要场合的御酒。

闽侯青红酒被誉为“闽派黄酒的正宗”,得益于其复杂的酿造工艺、浓郁醇香的酒品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

青红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承载着福州人对家乡的记忆与情感,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青红酒,这口醇香解乡愁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