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一带一路”启动“超级规划”时代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战之年。在3月3日至3月14日召开的“两会”中,“一带一路”无疑是各位代表和政府官员热议的“高频词”之一。
“一带一路”不仅是我国提出的对外发展合作倡议,也是国内调整与区域发展战略。在此次“两会”中,代表们从各地区优势和职能领域出发,积极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政府国内外统筹发展的“超级规划”,为我国“十三五”建设描绘出宏伟蓝图。
对外关系中的政治与经济统筹
“一带一路”建设中互联互通伙伴网络中的双边节点、次序选择以及重大项目的规划、落地,都是中国统筹考虑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结果。
“一带一路”建设优先发展“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方面的互联互通。这五方面的联通领域不仅是域内国家合作深化和共同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政治经济统筹发展的体现,有利于中国与“一带一路”域内国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可以通过相互依赖的深化,强化政治上的信任和战略伙伴关系的构建。
“一带一路”是开放的,中国正以双边为节点有序的缔结“一带一路”伙伴关系网络。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同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巴、中蒙俄等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做出了先期示范,在基础设施、金融、人文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收获。同时,我国还通过一批标志性工程项目,如“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匈塞铁路、雅万高铁、中老、中泰等泛亚铁路网建设。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曾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抓住沿线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港口、铁路、能源资源开发等战略性合作项目,提升陆路、海路通达水平。
国内转型中的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统筹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我国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提出的对外战略,也是顺应国内经济新常态而提出的内部调整和转型战略——我国经济结构已经进入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出现两方面的不均衡:一是产业发展不均衡,重化工等产业过剩与高科技与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发展不足并存;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亟需统筹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促进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经济获得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参与全球市场的程度不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区域产业同构化、人口和经济集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要求我国必须统筹解决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通过扩大海外市场、实现国际产能合作,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而且通过将“一带一路”规划与国内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协同推进,从总体上优化和协调我国区域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通过促进中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水平,使之融入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体系。而且,域内国家的共同发展,将会形成新的市场和经济增长中心,为我国中西部省份和福建、广东等西南省份提供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此次两会中,各地方和企业家代表纷纷表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已率先部署“一带一路”规划和“一带一路”项目计划,希望加入到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