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创新机制深化改革 帮助群众发展绿色产业
依托山多林多优势,我省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帮助群众发展绿色产业
放下铁锄头,捧起“绿”饭碗
作为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我省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深化林业改革等方式,统筹推进“生态美”和“百姓富”有机统一。
社会得绿,林农得利
永安市西洋镇拥有毛竹6000多亩,家家户户从事笋竹加工生产。“乡间土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天笋竹便难以外运。”西洋镇吉岭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新凤说,2016年,村里计划新修一条由程舍山自然村通往竹山的3.3公里水泥路,但资金缺口高达40多万元。村里有一片140多亩的商品林眼看已成材,却因地处重点生态区位,难以采伐变现。
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解了燃眉之急。经过调查评估,当地政府以40万元的价格赎买了这片竹林,并交由国有林场统一经营管理。赎买资金到账后,村道很快修了起来,笋竹运输成本下降了一半多。
2000年,我省开展森林分类经营,将森林分为商品林与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原则上禁止商业开发。如何“绿”“利”共赢?200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公益林补偿试点工作,2007年又率先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近年来,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持续提高。2001年以来,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03.7亿元,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最早的每年每亩1.35元提高到23元。同时,我省优先聘用贫困户参加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截至2019年底,全省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856名,户均增收约7820元。
2012年,我省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区划工作,将交通主干线两侧、城市周边一重山、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脆弱地划入其中。按照规定,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不得皆伐,只能适度择伐,林农“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为破解这一矛盾,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通过赎买、租赁、置换等自愿有偿的形式,将林木所有权、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收归国有,保护起来作为生态公益林储备库。”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工作人员刘晖说,截至目前,省级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2.89亿元,推动完成赎买等改革38.4万亩。
借助资源,林下生金
走进武平县民主乡民主村罗堂华家的林下农场,仿佛置身百果园:黑老虎、五叶木通、羊奶果、覆盆子……数十种乡土野果一年四季供应不断。
2015年,罗堂华从海南返乡,流转了100多亩山林,投资100多万元发展林下果业。此后,他注册了“罗六野果”商标,还发展起森林旅游。如今他正谋划成立专业合作社,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种苗。
在武平,像罗堂华这样利用林下资源,实现不砍树也致富的林农有3万多户。
武平是“全国林改第一县”。林改后,广大林农放下锄头,盗伐不再,山头复绿,他们从中看到了商机,依托丰富的林地和林荫空间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如今,武平已初步形成林药、林菌、林花、林果、林蜂、林禽、林畜、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50万亩,实现产值30.93亿元。
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大力引导、帮助群众开展山地林业综合开发,促进林农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我省木材加工、竹产业、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五大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去年,预计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6650亿元,花卉苗木产业全产业链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盘活资产,拓宽富路
1月27日,顺昌县“两会”闭幕。来自专业机构核算,566名参会人员在交通、电力、住宿餐饮等环节共产生近1.7万千克碳排放。如何实现“零碳会议”?顺昌县动员代表、委员购买“一元碳汇”,对大会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中和。
“林业碳汇是通过造林、再造林、抚育经营等活动,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其间额外增加的碳汇量,经核定后可参与市场交易。” 顺昌国有林场业务部副主任王荔英说,“一元碳汇”项目以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的碳汇林为开发对象,“科学测算林子所产生的碳汇量后上线销售,公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以‘一元10千克’的价格认购,销售款则返给林农或村集体”。
“一元碳汇”是我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林业扶贫的基层探索之一。此外,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省将1亿多亩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确权到户,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我们持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推广林权抵押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盘活森林资产。”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打通“两山”转换新通道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全省1300多万农业人口很大程度上靠山吃山。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要从“八分山”中找出路。
靠山吃山,要走绿色发展新路。一方面,要推动传统林竹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不断延伸产业链,走集约化、科学化、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种养等新业态,探寻更多新路径。
发展绿色产业,应该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激发了广大林农生产积极性。但林改也带来了林权结构小型化、林地资源分散等新情况,解决林农抵押难、贷款难等问题,推进林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必由之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黄海)
- 春节期间火灾风险增大 三部门:坚决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主动仗(2021-02-08 16:22:06)
- 紧急通知!福建多地发布禁令,违者追究刑事责任!(2021-02-08 16:21:15)
- 福建九家单位荣获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福州植物园上榜(2021-02-08 15:22:58)
- 澳大利亚珀斯森林火灾仍在持续 过火面积超9000公顷(2021-02-03 14:52:29)
- 福建森林消防连夜鏖战扑灭森林火灾(2021-02-02 09:00:19)
- 闽粤交界处森林大火 森林消防鏖战彻夜扑灭(2021-02-01 15:21:20)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