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走好振兴路 携手奔小康
我省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保护、乡村治理提升、农村脱贫攻坚等领域取得可喜进展
走好振兴路 携手奔小康
秋去冬来,八闽大地依然绿意浓厚。在乡村希望的田野上,谷物颗粒归仓,农民兄弟的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
美丽、文明、善治、殷实的八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不动摇,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当前,福建已初步搭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在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保护、文明乡风塑造、乡村治理提升、农村脱贫攻坚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特色现代产业迈出新步伐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16日,为期三天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市开幕。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多彩闽茶有口皆碑。
福建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古就适宜茶叶种植和生产。
“我们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坚守‘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发展道路,持续做好做强茶产业这篇大文章。”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福建聚焦建设生态茶园、推进科学种茶、推行清洁加工、强化科技支撑、保障质量安全、提升茶叶品牌、加强政策扶持,推动茶产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329万亩。茶产量44万吨,毛茶产值235亿元,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近120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
小小的叶子,还有更远大的梦想。
今年,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我们将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集中资金资源,着力补齐短板,打造布局合理、链条完整、带动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明旺说,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区域包括武夷山、建瓯、建阳、沙县、泰宁。按照计划,2022年五地的茶叶总产量达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福建紧紧抓住特色农业优势,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乡村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品牌、创新等关键词,共同构成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的硬核实力:
——突出产业集聚。推进84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了安溪铁观音、平和蜜柚等8个特色产业百亿强县、27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和一大批“一村一品”专业村。
——突出三产融合。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2019年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休闲农业营收均增长20%以上。
——突出品牌强农。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797个,创建30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86个福建名牌农产品,打响“福”字号福建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
——突出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开展优质、专用、绿色农作物和畜禽品种等联合育种攻关,提升育繁推一体化水平,2019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
2019年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水果、林竹、畜禽、蔬菜、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8万亿元、千亿产业增至8个。
“十四五”期间,如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眼下,福建正推进实施特色现代农业“3212”工程:创建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2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争取到2025年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
生态宜居乡村展开新画卷
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一支乡村妇女志愿队,正悄然改变闽侯县小箬乡大坂村的面貌。
2018年,福州市妇联携手本土公益组织发起“姐妹乡伴”活动,引导乡村妇女充分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在“姐妹乡伴”活动中,39岁的林益美在家乡大坂村组建卓玛志愿队。垃圾分类,是志愿队的首发项目。
“尽管村里早已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但由于未经分类,村庄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林益美说,为寻求村民的理解配合,志愿队的姐妹们制作垃圾分类宣传页,上门宣讲。
习惯养成了,卓玛志愿队又请来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以及农业领域的专家,为大坂村制定了一套集中垃圾堆肥、厨余垃圾酵素制作方案。如今的大坂村,既实现垃圾不落地,同时探索出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可持续路径,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近年来,福建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福建以“一革命四行动”为重点,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省累计投入265亿元,推动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实施厕所革命,2019年全省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普及率达96%;实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实现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基本实现所有建制村建立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机制;实施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全省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6.5%;实施农房整治行动,全省累计整治农房4万多栋;实施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推进村庄杆线“蜘蛛网”改造和“四旁”绿化。
生态宜居的关键是践行绿色发展方式。
福建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把绿色生态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绿色答卷:在全国率先提出农药、化肥减量化,农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居全国前列;全省秸秆、菌渣综合利用率均达95%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建设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生态菜园,建成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超100万亩;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抽检合格率达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富裕殷实生活开启新篇章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林辉煌是平和县五寨乡前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久前,他70多岁的老母亲不慎从楼梯跌落,抢救无效不幸过世。其间,抢救和丧葬费用花了3万多元。关键时刻,人保财险平和支公司送来10万元理赔款,解了燃眉之急。
这笔理赔款,源自平和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的医疗兜底保险。
“在一些乡村,还存在因病返贫现象。”平和县委书记郭德志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病返贫,平和决定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医疗兜底保险机制。
在探索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过程中,平和创新实施“养鸡生蛋”工程,统筹扶贫资金,通过定向投资获取固定收益。2018年4月,“养鸡生蛋”工程收到120万元收益款后,县扶贫办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意外、重疾综合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基础上,贫困户又多了一份健康兜底保障。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累计支付兜底赔款1019.5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4023人次。
近年来,福建加快建设共建共享的殷实乡村,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农村民生项目建设力度,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生活更有奔头,日子有盼头”,农民的收获感看得见摸得着: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截至2019年底,全省4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1%,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
——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截至2019年底,全省923个乡镇100%通客车,14334个建制村100%通客车;快递服务乡镇覆盖率、邮政企业建制通邮率均达到100%;全省所有建制村实现光纤宽带与4G网络全覆盖,农村百兆宽带全面普及。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全省累计2760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管理标准化,占比40.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标扩面,补助标准从2016年每人每年420元提高至2019年的每人每年520元;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到64.5%。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三农’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将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方位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超越,到2025年闽东南、闽西北有条件的县(市、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记者 张辉)
- 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综述:标本兼治除旧貌 乡野大地换新颜(2020-11-17 09:15:06)
- 省领导赴漳州市调研推进挂钩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2020-11-16 08:16:53)
- 省领导赴泉州调研乡村振兴工作(2020-11-09 08:28:36)
- 厦门黄厝:千年古厝焕发新韵 艺术推动乡村振兴(2020-11-08 11:05:31)
- 桔林乡关山村:开展村企合作 凸显造血功能(2020-11-06 18:11:48)
- 厦门乡村振兴动线框架基本建成:八条动线总长近百公里(2020-11-06 09:05:59)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