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日本正式开启“令和”时代 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

2019-05-03 13:58:0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19年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平成”时代落幕。5月1日,德仁天皇继位, “令和”时代正式起航。中日两国分别是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作用举足轻重。日本进入全新的令和时代,如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妥善处理好敏感和争议问题,更好地发展中日关系,是中日两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令和”时代开启,“去中国化”是个伪命题

  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新天皇的新年号为“令和”,出自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梅花歌卅二首并序》中的“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意味着“美丽和谐(beautiful harmony)”,这是首次从日本经典古籍而非中国经典古籍中取字。

  然而,选择“令和”年号并不意味着日本将完全“去中国化”。事实上,《万叶集》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它借鉴了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和表现方法,收编了部分汉诗。《万叶集》成书时日本尚未拥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诗歌采用汉字为注音符号记录而成。

  经过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日两国早已深度融合,人员往来密切,文化互相影响,经贸关系密切,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也没必要刻意“去对方化”。

  另一方面,5月1日,德仁天皇即位后发表讲话,表示为国家继续发展与世界和平祈祷。此前2015年2月23日,时任皇太子的德仁在55岁生日前出席记者会时曾就政治议题发表看法,他拒绝认同日本右翼的主张,表示日本应该“正确”认识历史,“我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在战争记忆渐渐淡去的今天,谦虚地回顾过去,并向不知战争的一代人正确传达悲惨经历和日本走过的历史道路非常重要。”

  这表明德仁天皇的历史观与其父明仁天皇一脉相承。明仁天皇多次反省战争,曾于1992年访华,并多次会见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有理由相信,在令和时代,德仁天皇将继续维护和平,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中日关系行稳致远。

  ◎推动改善中日关系,安倍有几点考量

  2012年9月,安倍晋三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同年12月,自民党从民主党手中夺回旁落三年之久的政权,安倍再次当选日本首相,开启长期执政的大幕。

  安倍晋三是位个性鲜明的日本政治家,深受家乡和家世的影响。他出生于政治世家,其外祖父是前首相岸信介,其父是前外相安倍晋太郎,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时代宠儿,其祖籍是日本近现代史上最盛产首相的山口县(长州藩)。2006年,安倍晋三曾接替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但因身体欠佳和经验欠缺等因素,执政不到一年就惨淡下台。历经5年多的磨练,自2012年12月再次上台后,安倍延续多数日本内阁的对华强硬政策,积极追随美国政府的对华遏制战略,他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在钓鱼岛(日方称尖阁群岛)问题、东海油气田和历史认识等方面态度强硬,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造成中日关系持续恶化,高层关系几乎中断。中国政府在各种场合曾多次批判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并出台多种行之有效的反制措施,让日方切实感到“疼痛”。

  虽然安倍晋三上台后实施所谓“安倍经济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日本各界的预期还有不小差距,日本面临内政外交的严峻挑战。由于家人和亲信分别卷入森友学园和加计学园等丑闻,安倍面临朝野上下的严厉批评,他迫切希望能够借着外交突破来换取日本民众对其支持,进而赢得2018年自民党总裁(内阁首相)选举。此计现在看来已奏效。

  在安倍看来,日本外交领域有三对双边关系至关重要:日美关系长期处于高位运转状态,想再取得突破比较困难;日俄关系由于北方领土问题迟迟未能有实质性改善;唯有日中关系,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迅速从“政冷经热”状态提升至“政热经热”状态。

  基于上述考虑,在“屡撞南墙”后,安倍政府开始考虑如何改善中日关系,因此频频向中方释放善意。基于对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的负责任态度,中方乐见其成,愿意同日方相向而行。秉持“既听其言更观其行”的原则,中日关系逐渐回暖,但并未立即达到最高峰。

  ◎2019年两国关系有望更上一层楼,希望日方重信守诺

  2018年是中日两国值得纪念的年份。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这一年,习近平主席同安倍晋三首相在各种场合多次会晤,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指明方向,两国总理也成功实现互访,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日本也迎来新天皇继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有望更上一层楼。

  2019年元旦,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安倍晋三将对华外交列为日本大国外交政策的三大优先方向之一。在1月4日新年首个首相记者招待会上,安倍期待2019年能具体落实日中双方在2018年达成的多个合作意向,推动日中关系走上新阶段。

  2月4日(中国农历春节除夕),安倍专门录视频向中国人民拜年。此前2018年2月,安倍曾通过日本中文媒体《中文导报》向在日华人华侨致新春拜新年。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节,中国海军在青岛举行多国海军活动,60多个国家派海军代表团参加。还有10多个国家近20艘军舰参加国际舰队检阅。日本海上自卫队时隔7年多再次派舰访华,日舰“凉月”号参加国际舰队检阅。

  4月25-28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安倍首相特使,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率领高级别代表团参加,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并转交安倍首相的亲笔信。习近平希望日方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表示中方支持日方办好G20大阪峰会,并请二阶转达对安倍的问候。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2019年两会记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指出,“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铸牢政治基础,深化互利合作,增进民间友好,中日关系就能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各领域交流会越来越频繁,高层交往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中方不希望日方将改善中日关系作为服务于内政的权宜之计,只做“一锤子买卖”,而是希望日方重信守诺,切实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两国关系回暖,但仍存挑战

  由于高层关系逐渐回暖,中日两国在不少问题上都有所克制,并加强沟通交流。虽有改善迹象,但中日双方在不少敏感和争议问题(尤其是钓鱼岛问题)上仍争锋相对,“斗而不破”。

  日方近来有不少新动向。2018年12月18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讨论通过新版《防卫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这是日本2015年通过“安保法”后首次修改防卫大纲,用冷战思维,臆测和妄断地区安全形势,明显紧盯中国,煽动所谓“中国威胁”,为扩军备战制造借口。

  比如,为加强钓鱼岛防卫,日本在宫古岛附近配备先进巡视船;为应对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日本成立首相官邸政策室;日本构筑西南防御网,防御重点由北方转至西南方向。

  而近年来,中国大力加强海警队伍建设,中国海警船实现对钓鱼岛海域的正常巡航,这对日本海上安保力量施加了巨大压力。

  此外,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出太平洋已呈常态化,并多次穿过宫古海峡、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等国际海道,引发日本军方高度警惕。中国国防部和外交部曾多次表示,中国军队舰机和其他国家舰机一样,在非领海海域享有航行自由的权利。事实上,中国军队积极扩大军事交往,广泛参与国际维和、远海护航和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等行动,这体现了大国军队的良好形象和责任担当。

  中日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因此,搞好中日关系,不仅造福两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中日两国有两千多年文化交流史,除了短暂的战争交恶史外,绝大多数时期都是友好往来。自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历经风雨曲折前进。有理由相信,新时代中日关系能够行稳致远,更上一层楼。

  人民日报客户端-边文锋

【责任编辑:马春林】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