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年意”:从“采办年货”到“网购年夜饭”
和着己亥新年的钟声,中华大地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新年的祝福、丰庆的喜悦、团圆的美满,一年又一年,时光流淌、时代变迁,在悄然发生却又亲切可感的变化中,我们感受着年意的脉动。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曾这样说:“年意原本就在你的心里,也在所有人的心里。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一年一度把它迷人地照亮。”
从“走”亲戚到“花式”拜年——
科技改变民俗
“奶奶,过年好!”
2019年新年的第一天,远在美国加州攻读博士学位的郑晓君一大早便打开微信视频,向远在福建的奶奶送上新年祝福。76岁的张奶奶看着手机屏幕里远在大洋彼岸的孙女,笑得合不拢嘴。
在张奶奶记忆里,自己小时候在大年初一被大人带着挨家挨户向长辈拜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天下来,腿可酸了,那可真是‘走’亲戚哟。现在可方便多了,能聊天、能视频,就像在身边一样。”
据《2018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微信月度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10.82亿,成为中国首个月活用户超过10亿的应用。在此之前,电话曾是一代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拜年方式。
“1992年家里安了第一部电话,最早是一下一下拨动的转盘式的。”江西南昌的80后徐勇回忆。即时通讯的出现,让人们随时可以对话,大大加快了沟通的速度。随着1981年国家允许普通家庭安装电话,普通居民家用电话也逐渐从转盘式拨号、按键式发展到智能化触屏。
“一到12点,家里的电话铃声就响个不停,我还逐个打过去给老家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拜年。”对此,徐勇记忆犹新。
“2003年那年我刚上大学,手机流量费特别贵。那时候流行短信拜年,除夕那天我提前编好祝福语,快到凌晨,赶紧翻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群发短信。”罗欣杰说,一到过年自己的手机也被集中式短信“轰炸”,“滴滴滴”响个不停。
而今年春节,罗欣杰的微信早就被朋友圈里的“花式”拜年刷爆了,量身定制的拜年美图、风趣幽默的抖音视频制作、各类新春题材的H5动画……令人眼花缭乱。
在过去的70年里,新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截至去年底,全国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13.1亿户,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一。
如今,很多城市禁放烟花爆竹,推广电子鞭炮;QQ福袋、微信红包、支付宝“集五福”引发全民狂欢……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融入传统“民俗”,使年味变得更加特别。
同样被改变的,还有春晚。上个世纪80年代,谁家有一台9英寸黑白电视,已是富裕家庭。吃过年夜饭后,左邻右舍聚在有电视机的人家看春晚。“当时我家住郊区,因为离信号发射源较远,只能靠着屋顶上室外天线捕捉飘忽不定的信号,有时候一个春晚节目会断好几次,急死人了。”家住湖南长沙的王庆伟说。
电视从黑白变成彩色,信号从断断续续到流畅观看,画质从清晰度受限到VR全景直播。2019年央视春晚的长春、深圳两个分会场地首次实现4K超高清内容的5G网络传输。
实时制作传输的VR全景互动,更清晰的画面效果,更灵动的色彩表现,让海内外华人都能仿佛置身春晚现场,“零距离”同现场主持人一同说一声:“新年好!”
从“采办年货”到“网购年夜饭”——
“不变的是家的味道”
春节的丰庆祥和除了声声祝福、对联爆竹、灯笼庙会,还有让一家团圆在饭桌前的年夜饭。砧板上砰砰啪啪剁着饺子馅,炉子里呼噜噜滚着热鸡汤,一尾尾鱼在滚沸的油锅里发出滋滋滋的欢乐响声……到处弥漫着家的味道。
1957年2月3日出版的《北京日报》上,记录了一户普通人家的年夜饭,“我们买了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够我们一家子快快活活吃几天的了。”
“为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提早几个月就要凑齐各种票证,囤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硬菜。”家住辽宁鞍山的矿场退休职工宋丽雯说,那是“一年中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因为受到硬购买限制,上世纪70年代,临近春节,家家户户拿着各种票去排队购买年夜饭的食材。
“现在可不一样了,”宋丽雯笑着指了指手上拎着的袋子,里头是一大袋水果和几只螃蟹,“现在家里人就愿意吃这个。”
80年代起,需要凭票供应的东西越来越少。而从90年代末开始,北方的牛羊肉、南方的果蔬、进口的海鲜,逐步成了年夜饭的主角。
在今年湖南长沙的“福满星城”高端年货节上,海外生鲜类商品受到追捧,直采自智利的车厘子成为最亮眼的“明星单品”。此外,澳洲牛肉、智利帝王蟹、波士顿大龙虾等进口食材都是餐桌新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