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重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全面清查隐患
重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我市开展专项行动,多部门联手全面清查隐患;推进“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
核心提示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大扫除。为了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近期,我市将在农村开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等食品品类的“大扫除”,严厉查处食品假冒、侵权“山寨”、食品假货、劣质、超过保质期、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
昨日,德化农业农村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多部门联合成立专项整治组
康帅傅、娃恰恰、立曰……一些乡村的大小超市售卖不少从包装到名字都“高仿”名牌的假冒伪劣产品,品种包括鞋服、食品、日用品等,对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危险,甚至还有假种子、假化肥等生产资料,影响生产和收入。
记者从泉州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组获悉,去年12月18日,全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我市高度重视,及时传达,全面部署,迅速开展行动,狠抓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成立了以农业、商务、公安、食药监、工商、海洋渔业、供销社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泉州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组,建立健全协作机制。
日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海洋渔业局、市供销社等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的通知》《泉州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再细化再分解,把监管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各县(市、区)也纷纷制定出台专项整治方案,确保2019年春节前,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
据悉,此次专项检查将围绕农村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小餐馆、小集市等重点对象,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清查问题隐患。针对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等食品品类开展现场检查和监督抽查,严厉查处食品假冒、“山寨”侵权、食品假货、劣质、超过保质期、无证无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039名,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129个,食品经营主体3634个,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743个,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48个,收缴假冒伪劣食品520公斤,货值金额3.54万元,罚没金额28.4万元,抽检农村食品617批次,其中不合格的2批次。
强化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等侵权假冒高发多发领域和乡镇游商的监控巡查,严肃查处伪造、冒用、假冒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行为,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产品、侵犯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食品商标侵权源头追溯力度,对商标侵权食品生产、销售及商标标识印制等环节开展全链条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食品商标侵权案件9起,罚没2.7万元。
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公安、农业、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对农村食品批发、集散地、经营门店的巡查,全面摸排制售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线索,坚决铲除“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警力2500多人次,检查农村食品批发、经营门店150多家次,破获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刑事案件2起,抓获4人,捣毁窝点2个。
推进“一品一码”全程追溯
加大执法打击力度的同时,农业等部门强化全程追溯,从源头把控好产品质量,大力部署和推进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农产品(水产品)生产环节“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督促指导企业提升注册数和录入率,组织多场次的集中统一培训,共开展培训1174场次,参训人员52445人次。
目前,全市共有8394家企业注册使用福建省食品生产经营追溯管理系统,泉州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注册用户2.3万,累计上传食品安全追溯信息171万条,共有1787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管理。此外,水产品质量安全 “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系统正在上线试运行中。
为了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提升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识假辨假能力和消费维权意识,我市加大宣传引导,多渠道、高频次地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投放食品安全公益广告,播放12331投诉举报电话宣传视频,在全市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张贴食品药品举报电话标语,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记者 黄宝阳 文/图 (除署名外)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