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走进“治水”新时代 实施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大田县均溪河
宁化县西溪
厦门同安区东溪五显桥至东桥段
生态文明,水利先行。福建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统筹资金,整合力量,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我省大胆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推出“涉水涉河资金统筹使用”这一重大改革与创新。
从2015年起,福建拟用5~6年时间完成全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生态治水”与“工程治水”融合应用,该软的软、该硬的硬。2017、2018连续两年,“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被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至今,全省各地已经启动治理河道4450多公里,占任务量5000公里的89%。
值得一提的是,省水利厅出台《福建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指南》,以强制性规定,强化保护和修复水系的生态功能,在全国率先开展安全生态水系标准化建设,用新理念、新举措、新机制,实现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向生态水利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治水理念,兼顾行洪安全、生态自然
福建水网密布,大小河流众多,水利资源虽丰富,但水患也多。
为了预防洪水侵扰,过去,河道治理强调“坚固耐用、经济安全”,大多采用石料、水泥混凝土等材料,以传统方式修建护岸,导致部分河道出现硬化、渠化、墙体化、几何化等现象,妨碍了人水自然亲近,影响了水生态环境。
从2015年以来,我省启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并从“工程治水”发展到兼顾“生态治水”,从注重安全向既要安全又要生态转变。
“确保行洪安全的,该硬的要硬;修复生态自然的,该软的要软。”省水利厅厅长赖军说,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安全是前提,核心是追求生态,实现水生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统一,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达到水生态、水景观、水环境“三位一体”的要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
治水理念转变后,工作方式方法也随之转变,以前是“单项的、线性的思维”,现在是“系统的、节点的思维”。以前,水利部门治理一条河,首先想到的是“要建什么”,甚至对河道实施人工“截弯取直”,一整条河都进行工程治水;现在则要论证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做什么”,哪里有安全问题,只对节点进行工程治水,其余尽量用生态治水,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人类逐水而居,向河湖要地、要资源,挤占了江河空间。于是,洪水野性发作,肆意侵犯人类的家园。
划清蓝色岸线与明晰防洪标识,保留和恢复恰当比例的生态空间,是我省实施安全生态治水的一项创举。要真正实现人水和谐,就是要给河道留足行洪空间、滞洪空间、生态空间,以确保河道既安全又生态。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体现“五性”——水系完整性、水体流动性、水质良好性、生物多样性、水文化传承性,实现“八有”——有常年流水、有清澈水体、有护岸林带、有野趣乡愁、有安全河岸、有自然河、有丰富生物、有管护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做到资金统筹、协同发力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了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涉水涉河相关部门的职能、资金与力量,2016年2月,水利厅协同财政厅、环保厅、住建厅、林业厅出台《关于共同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的通知》,以确保2020年全省实现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任务。
这些涉水涉河相关部门以前是“各自为政、功成在我”,现在是“集中发力、各计其功”。省财政厅副厅长韩健说:“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利用中央、省级涉及生态建设、江河治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水利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资金统筹使用”这一创举,是我省探索综合治水新路的重大改革与创新,这给了市县政府很大自主权,统筹资金,整合力量,以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平台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全县域、全流域、全方位综合治理。
同时,我省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只手协同发力,分清什么事项该由政府来做,哪些事情可以依靠市场机制。政府与市场各显其能,共同推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各地党政主官亲自担责、水利部门主动担当、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凝聚起强大的生力军。
福清市成立安全生态治水指挥部,由市委书记王进足、市长张帆担任总指挥长,水利、住建、环保等12个部门联动,在全市24个镇(街)同步推进,形成全市域、全方位综合治水工作态势。去年福清市实施45个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河道长度380公里,完成渠道、河道清淤清障703公里。
2017年,沙县入选全省8个综合治水试验县之一。沙县抓住改革机遇,把生态综合执法作为综合治水创新工作的突破口。新组建的沙县生态综合执法局集中73项行政处罚权,包括矿山环境保护、涉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管理、河道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管理等七个方面,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涉水行政处罚权,集中到“一局统管”,从“九龙治水”转变为“一龙治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