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及海丝研究专家聚首定海 为申遗献策支招
论坛现场
福州新闻网11月25日讯(记者 邱陵)“这次活动让全国水下考古专家、海丝研究学者汇聚一堂,重新回到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各界形成共识,重视连江定海湾的历史地位,并进一步开展古沉船考古发掘工作。”25日,前来福州连江参加研讨会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党委书记、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张威如是说。
23日-26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纪念定海湾古沉船考古发掘30周年,“2018海丝寻迹·定海行”系列活动在福州连江举行,全国知名水下考古及海丝研究领域的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活动。
定海湾是连江著名“三湾”之一,因处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航线上,这片135平方公里的海域留下了众多沉船和水下文物。30年前,1988年9月,张威等人来到连江定海考察,开始水下考古的筹备工作,也揭开了定海湾古沉船考古发掘的序幕。
随后,在澳大利亚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第一支水下考古队伍成立,两国学者联合对定海湾白礁1号沉船遗址进行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定海湾也由此成为我国最早的两期水下考古人员培训地。
张威将定海称作“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摇篮”,他曾评价,定海湾沉船考古的重大收获,不仅在于学术上,更在于科学发展史上。“它为我国东南沿海古代海洋经济社会史、中外海洋交通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组重要的实物资料。”
时隔30年,往事依旧历历在目。25日,在研讨会上,张威对定海湾充满了期待:“30年前的定海湾古沉船遗址发掘,是中国水下考古史上的多个第一次,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当下的定海湾,对于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参与联合申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齐欣是当年最早报道定海考古的记者,此次来到福州,他也专门带来名为《探海记》的三篇系列报道,刊发日期分别是1990年5月24日、1990年5月25日、1990年5月26日。齐欣告诉记者,他还计划再写一篇报道,以定海为源,描述一代水下考古人历经艰难,挖掘文化,向前辈致敬,“我希望这次的定海之行能成为一个文化事件,进而成为一种文化资源,源远流长”。
定海湾培育了全国各地水下考古工作的领军人物,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杨林也是其中一员。在当前申遗的背景下,他表示,定海拥有古城、琉球墓遗址、白礁沉船遗址、海潮寺、福斗寺、郑和下西洋祭天遗址等海丝遗迹,下一步要更加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定海应在世界文化遗产史上留有一席。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