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屋改造师林君翰:在乡村建筑深耕10余年
林君翰设计的金台村。
大洋网讯 刚刚过去的“5·12”汶川地震纪念日,让林君翰的名字在建筑学领域之外被反复提及。他为遭受地震和泥石流灾害的四川巴中市金台村设计的重建项目,被知名建筑杂志《Dazeen》评为“2017年最具社会责任感设计之一”,是中国唯一入选的“世界最佳设计TOP10”的项目。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中国的乡村建筑改造实践上深耕了十余年。“我感兴趣的是人,以及建筑设计对乡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今,林君翰和他的“城村架构”机构,正在中国的乡村耕耘着他的“理想试验田”,和农民一起重塑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世界。
林君翰连一张个人近期的正面照也找不出来,但一提到他承建过的项目,他立刻完整地提供了从设计图、建造过程到建筑实体的高清图片。过去两周林君翰一直在赶行程,在湖南、广东等乡村考察,为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做准备,去澳大利亚演讲,回香港大学建筑系教书……为中国乡村建筑提供更好的城镇化实践,林君翰乐此不疲。
林君翰
从农村出来回农村改造
林君翰的普通话不太好,只有不时地冒出英文才能完整表达意思。已经在建筑设计领域斩获多项国际大奖的他,断断续续地讲起自己的经历。
也许是受家庭影响,林君翰一开始并不喜欢建筑,而是在艺术上发力,“那时对文化、历史感兴趣”。高中毕业的时候,他申请了耶鲁大学的医学专业,“那时对人体感兴趣”。毕业前,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勉强”听了一堂建筑课,“发现建筑不单是建房子,还是将文化和身体连接起来的一种需求”。于是他开始转向建筑学。“身体-生活-建筑”逐渐构成了林君翰研究的思想脉络。
一年中的许多时候,林君翰都是在中国不少偏远的乡村做调研和建筑设计。“过去我爸爸拼命走出农村,现在我又经常回去”,林君翰有些打趣地说起与农村“奇妙”的缘分。
一次旅程引发的改变
过去几周,林君翰正在为湖南长沙的一个大坝工程来回奔波。“有几个村子需要搬迁,我们得考虑到村民各方面的居住需求”。过去12年里,通过他和同事JoshuaBolchover成立的非营利性设计研究机构“城村架构”(RuralUrbanFramework),他们已经完成了18个村落的转型实践,为中国不同特色的农村提供了建筑范例。
而这个机构的成立源于一次旅程。2005年,林君翰接到一个位于广东省与广西交界处村庄的改造项目。团队从香港出发,经过深圳,穿越珠江三角洲一路开车过去。正是这趟穿越了不同城市中心和乡村的旅程,让林君翰看到了一种“不确定”的城镇化地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变,农民离开村庄去城市找工作,赚了钱却送回老家建房。乡村的人口密度在下降,建筑密度却在上升——这是很奇怪的矛盾。每个人都想利用宅基地建最大的房子。”他看着乡村“充满矛盾的、未完成的面貌”,思考“能否从设计方面改变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居住条件”。
这之后,他摊开了更加密集的农村地图,发现“农村房子外貌一般都一个样”,但每个地方的建筑方法、用砖、建筑材料很不一样,村民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中国本身就充满多样性”。于是在2006年,“城村架构”应运而生,林君翰“希望从建筑的角度恢复农村的多样性”。
选择更小的项目
林君翰选择项目不在乎项目的大小,无论是村落、学校,还是医院、社区中心,他都会当作一次乡村城镇化的积极探索。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