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实:安阳曹操高陵曾遭有计划“毁陵”
新华社郑州2月28日电 题:考古证实:安阳曹操高陵曾遭有计划“毁陵”
新华社记者 桂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公布的一项考古成果证实,河南安阳曹操高陵是一处内有垣墙、外有壕沟、地面上建有神道和陵寝建筑的高规格陵园,但在后世遭到“毁陵”,陵园内所有地上建筑被有计划“拆除”。
考古队领队周立刚博士介绍说,高陵陵园呈现一种特殊现象:包括陵园垣墙在内的所有地上建筑都只剩基础以下部分,但基槽和柱础表面都比较平整,出土遗物极少,几乎无建筑废弃物堆积。此外,柱洞中的基础石和柱子全部被取走,柱洞边缘留下取柱时挖下的椭圆形的坑。
“考古发现的汉代陵园如杜陵、永城西汉梁王陵寝等,都有大量建筑废弃堆积,相比之下,高陵陵园显得特殊。”周立刚说,“我们推测,高陵陵园的特殊现象反映了它并非自然废弃或者报复性毁弃,可能与曹操长子魏文帝曹丕为贯彻曹操‘薄葬’制度而进行的‘毁陵’活动有关。”
《晋书·礼志中》记载,曹丕称帝后于黄初三年下诏要求“高陵上殿屋皆毁坏”,目的是“以从先帝俭德之志”。
周立刚分析,出于对父亲的尊重,曹丕不大可能在“毁陵”之后留下大片残垣断壁,应当会进行清理活动。同时,陵园壕沟内填土大部分也是经过仔细夯打,尤其是北部及东部壕沟十分明显,显然不是自然废弃形成的堆积,与曹丕主导的这种性质比较特殊的“毁陵”行为也是吻合的。
新的发现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认为,陵园建筑的发现与曹操“薄葬”思想并不矛盾,“薄葬”不等于没有祭祀性陵寝建筑,但“毁陵”者是否为曹丕,目前考古还很难给出定论。
为配合曹操高陵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陵园及建筑遗迹进行了发掘,全面揭露出高陵陵园的主要结构:内有垣墙外有壕沟、地面上建有神道和上千平方米的陵寝建筑。
发掘显示,高陵陵园由壕沟、垣墙、神道、东部和南部陵寝建筑等5个部分组成。陵园壕沟南北跨度93.4米,东西残长70米,基槽宽度都在3米左右,陵园整体规模不大。
“这种规模明显小于洛阳东汉帝陵陵园,说明高陵陵园显然不是按照帝王规格修建的。”周立刚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发现并认定的东汉诸侯王墓葬都未发现陵园,相比之下,高陵陵园建筑比较特殊,这可能与曹操的特殊地位有关。”
此次考古,还解决了一些令考古人纠结多年的问题。
曹操墓发现之时,与之相距数十米处发现1号墓。是谁葬在了曹操身边,曾引起世人无尽猜想。此次考古证实,1号墓年代早于高陵陵园,与曹操墓并不是同一时期墓葬,修建陵园之前,有意对1号墓进行了清理回填。
陵园东北部存在的大片夯土的性质也一直未能得到确认。本次发掘与勘探查明,这是一个长33米、宽7米的大型墓葬,但其年代较晚,与陵园没有直接关系。
“新发现的东北部大墓与高陵陵墓主体规格相近,但由于大面积发掘尚未展开,是否曹操的家族墓葬还不得而知。”周立刚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