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9·3”为了胜利的纪念:抗日战争不等于国耻

2015-07-14 17:40:44  来源:人民日报
  

  2 展现自信

  抗日战争≠国耻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有爱国主义教育,有革命传统教育,有国耻教育,应该再加上一点,就是胜利教育。”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原馆长王新华多次公开表示,“抗日战争≠国耻”。

  在王新华看来,国人一提起抗日,总会想起“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国难当头的日子,想起日寇铁蹄的蹂躏以及国家和人民的苦难。“但是,胜利的日子一定要大张旗鼓地庆祝。牺牲了多少人,发生了多少惨案可不是战争胜利的标志。”

  “中华民族过去被人形容成一头睡狮,就是在抗日战争当中醒过来的。抗日战争的成果至今我们还在享受着。抗战胜利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光辉的日子,我们应该很好地去纪念它、去庆祝它。”王新华表示。

  在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里,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为此做了解释。

  “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些话语,明确地表达了我们所纪念的,是一场胜利。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则是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重要目的,这一点也颇具现实意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王泰平表达了对抗战突出“胜利”纪念的看法。“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从衰败走向兴盛的起点,这告诉我们只要团结一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当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经历20世纪以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前行,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前途光明,但也有不少困难。而对于胜利的回顾能够帮助我们寻找前进的信心和动力。”王泰平如是说。

  对胜利的纪念,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巍看来,也是符合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恰当做法。他告诉本报记者,过去,国人对近代史的记忆总是苦大仇深,难免有自卑情绪;而现在中国人需要更加开放、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国民。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国民心态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跟着转变。”李巍表示,对胜利的纪念就是要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扫去过去苦难和落后带来的阴霾,塑造昂扬的姿态和奋发向上的面貌。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