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推动转基因透露哪些信号?
信号二:研究技术和应用推广均以安全为前提
目前,对转基因相关争论的焦点仍集中在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业内专家表示,规划透露出强烈信息,我国在转基因科研以及推广应用领域的态度是慎重的,是以确保安全为前提的。
“我国在转基因安全方面有一套完备的安全评价体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郭安平说。我国对转基因安全的评价体系结合了美国的强调结果评估体系和欧盟的技术过程评估体系,除了国际同行标准外,我国还增加了大鼠三代繁殖试验和水稻重金属含量分析等指标。
“不管是从技术标准或是程序上,我国的相关安全评价体系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说。
事实上,国家在转基因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领域,都对转基因安全评价有一定要求。记者查阅了转基因科技重大专项从国家批准以来至今总体要求的一些变化,“十二五”期间要求完善转基因生物培育和安全评价体系,新印发的规划中则强调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
郭安平说,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是为了预防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无论从研究和推广应用阶段都必须慎之又慎。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及相关制度规定,从研究开始就需获得试验许可,在到田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安全性证书评估,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评估和审批。
此外,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食品推广路线图已经明确。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此前曾表示,国家将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
相关人士表示,实现转基因产品商业化种植还要充分考虑产业的需求,重点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抗病抗虫、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等瓶颈问题,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我国已育成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47个,减少农药用量40万吨,增收节支450亿元。“不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是一切农业转基因生物推广应用的前提。”廖西元曾表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